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教育理论 >

谈在班集体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2-12-03 13:21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  要: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得到培养的。可以通过提高集体目标的吸引力,加工社会文化信息,促使学生内省经常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不仅指学生个体,而且指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所实现的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得到培养的。那么,如何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集体目标的吸引力
集体目标是社会需要在集体的传导和折射,是集体成员对共同活动预期结果的期望。最优的集体目标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学生以集体目标作为行动的指南,作为思想和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会自然地激发起实施集体目标的动力。
如何提高集体目标的吸引力?
1.以社会要求和班级实际作为制定集体目标的依据。集体目标必须具有社会意义,符合社会要求。此外,还必须切合班级实际,使目标高度等于发展的可能性。这样的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具有激励作用。
2.可以将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目标具有原则性、笼统性、抽象性的特点,需分解为若干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招标,便于学生把握和践行。
3.求同存异,处理好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强调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利于全班学生形成实施集体目标的共向合力。二是容许个体目标多样化。一方面要求学生对集体目标修正和调节自己的个人目标,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体目标,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并为学生创造达到合理的个人目标的条件。
4.搞好目标评价。要定期评价目标的达成度及各自作出的努力主,以进一步强化全班学生的目标意识。评价后,在表扬先进的同时,注意分析原因,纠正一些学生偏离集体目标重要内容的集体规范的行为。
二、    加工社会文化信息
学校德育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德育的特殊性之一就是社会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受到社会各种文化信息的影响。研究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尤其要重视筛选和加工社会的文化信息,整合多重教育影响,为学生提供积极有益的营养。
1.组织学习。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和准则,而要鼓励他们进行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为此要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组织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道德规范和关于社会及集体生活准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判别思想和道德是非的基本标准,例如,我们曾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了“金盾在行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法、用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提高人的认识,不完全靠概念的获得,还有赖于通过实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我们在注重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还注意选择和开发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德育资源,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扩大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范围,丰富德育的内容,改进德育的方法。例如,面对丹阳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组织了以“正则少年看丹阳”为题的社会考察活动。内容包括分组采访、实地考察、主题班会等。活动体现了集体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为建设家乡和祖国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自主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
3.辨析消极信息。对于外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或似是而非的社会文化信息,我们通过组织集体分析、讨论、辩论,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促使学生内省经常化,选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反思的范例,老师率先作出反思示例为学生树立榜样等形式,达到让学生在团体影响下养成自我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