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教育理论 >

春风化雨 民主育人

时间:2012-11-14 13:50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班级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就显越来越重要。当班主任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班的发展,关系到育人工作的成功与否。本文讨论的就是怎样才能让民主的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田呢。
    如同艄公唱惯了渔歌看惯了浪,教师则扮惯了课堂的主角看惯了学生的俯首贴耳。突然有一天,学生不再那么唯唯诺诺的时候。教师就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不听话,难教育。进而感慨,甚至悲哀:教师越来越难当了。事实上,当我们百般无奈,责备学生时,有没有反省自己,扪心自问:我们尊重学生了吗?学生喜欢我们的教育方式吗?我们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制性的教育下,学生只有奴性,谈何创新,又何能创新?
    新课标提出了新的育才观,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让学生沐浴在民主教育的阳光雨露中,才能使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成为可能。民主教育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石、保证。怎样才能让民主的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放下架子,亲近学生;严于律己,身正为范。这是教学民主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服务者,服务于学生。然而一些教师死  搬“师道尊严”的教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放不下教师的“架子”不谈自己,不苟言笑,更不用说自我反省,极力维护所谓老师的“样子”。然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活动是双边活动,没有文化知识以外的真正的交流,教育是肤浅的。苍白的;而放下架子,坦诚相待,与生同乐,与生同忧。既释放了自己,又得学生的青睐,何乐而不为?
    这方面我有一点体会,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跟学生谈.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体会:谈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困惑;谈目前自己的学习、工作压力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谈自己时人生、对亲情、友情的看法:谈自己对学生心情的理解、处境的同情以及我的希望……通过这样有理有“度”的交流,学生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主动与我亲近、交流。诉说心中的“秘密”。师生关系如此亲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老师的学识水平相对较高,但品德是否能为“范”呢?令人深思。经师可求,人师难遇。作为老师必须严于律己,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好学上进,遵纪守法,在为人修养等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学生是无声的命令,无言的教育。面对品德高尚的“人”,学生怎能不敬畏有加?
    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班级就犹如一艘航船,老师这个船长只有与学生这些船员同舟共济,才能把握航句,把这满载希望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二、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这是实施教学民主的灵魂。
    这里我想先摘引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中的一段话:“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朱导师的教育箴言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受到同样的教育关怀;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应当是教育者关注的对象。
    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对待差生。那些受压抑、受冷淡、躲在角落里的所谓差生,他们太需要了解,需要尊重了。我们老师应以极大的爱心,公平地去帮助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个不经意的微笑,会给孤寂的心灵以莫大的安慰;一个激励的眼神,会悬升执着追求的风帆;一个启发的动作会掘开智慧之泉;一句勉励的话语会滋润学生的心田。绿叶红花皆春色,我真诚而热切地希望我们所有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亲爱的同事,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啊!
对待差生存在严而不爱的不公平现象,对待优等生也存在着爱而不严的现象。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内心孤独,压力大,热情脆弱,自私自负等等,这些心理性格上的缺陷常常被老师忽视,极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老师的教学技艺再怎么高超。如果不能同时播撤人文精神的种子,那么教育仍然是低效的。
教师应本着“为了人的一切”的理想,关注学生每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合作意识和品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三、理解体贴,宽厚仁慈,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这是实施民主教育的保证。
学生是未成年人,焉能无过?如同一个学走路的孩子,你能因为有人人的搀扶就不允许他跌倒吗?面对学生的过错,老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给予积极有效的帮助。现在有些教师因为受到《法规》的约束。“不敢”打学生,其实学生“不该”打。无论是谁。只要良知未泯,犯了错,都会产生负罪感,会恐慌、自责,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宽容,以维护自己的自尊,这个时候给他体罚,学生产生的疼痛不是良心的谴责,而是丧失自尊产生的本能反抗。
每个老师都懂得真诚的爱可以打动学生,殊不知老师宽容的必也可以感化学生。宽容所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所产生的震动要强烈得多,宽容会产生出“润物细无声”的人格力量。当然宽容并不是放纵,而是在理解中批评教育,宽容的背后隐含着更严肃的批评和更严格的要求。宽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必备的修养。只要我们拥有宽容慈爱,即使是冰雪寒冬的季节我们的心也会暖洋洋,亮堂堂。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教师;—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大师的话道出一个完美教师的标准,同时也揭示了爱与教育的关系:爱是教育的桥梁。也是教育的钥匙,更是教育成功的种子。教师只有以真挚的爱去育人,才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拨动学生的情弦,这种情感互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果是任何生硬的教育方式与强迫措施所不可奢望的。真挚地热爱学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基石,是实施民主教育的催化剂。这,就是我对教育民主的理解。也是对新课标所确立的新的育才观的理解!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