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化 > 社会文化 >

浅析邓小平发展观中的民本理念

时间:2011-02-28 14:03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邓小平发展观中亲民、爱民、为民的民本理念,表现得十分鲜明,这就是强调以人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执政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发展观; 以人为本

  〔  〔作者简介〕汪兆旗(1960-),男,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邓小平虽未明确使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但研读邓小平著作,邓小平发展观中亲民、爱民、为民的民本理念,表现得十分鲜明,这就是强调以人民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拟对邓小平发展观中的民本理念做一初步探讨。
  
  一、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紧紧地依靠人民
  
  科学发展观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就其主体而言,就其绝大多数而言,就是人民群众。因此,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所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邓小平发展观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一脉相承的。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指出:“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1〕,才能解决实现现代化面临的各种困难。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还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一起作为我们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邓小平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治国的一切智慧与谋略归根到底都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过程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就是在社会发展实践中,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及时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又用来动员、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的模式,更不可能靠哪个天才的头脑凭空设想。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群众的创造。邓小平对此有过精辟的总结和论述,他多次说到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他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领导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邓小平始终看到的是人民群众及其实践,他把发展的功绩归功于中国十多亿人民。这是邓小平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进步。
  
  二、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邓小平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充分体现了浓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为人民谋利益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指导思想。
  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为了人,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为了人,就是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为谁发展”,是涉及发展根本目的的重要问题。发展的目的,不仅要回答“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一般说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消除贫困,赶上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潮流,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维护国家尊严、提高国际地位,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但是,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进一步都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而正是在“为谁发展”的问题上,能够更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性质的执政党在发展观上的根本分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的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也有失误。主要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不快甚至停滞,致使建国几十年了,许多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依然没有大的改善,有的甚至衣食不足,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主要的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邓小平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形成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观点、思路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他又一再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为人民谋利益,强调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利益,这些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最伟大、最高尚的政治品格,同时,也是他深得广大人民崇敬和爱戴的根本原因。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满足人民利益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制度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则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可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蕴涵着深刻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实现发展的关键是尊重人才
  
  尊重人才,是邓小平发展观中所蕴含的又一个重要民本思想。邓小平十分关心人才问题。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5年3月7日邓小平说:“改革经济体制, 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5〕1985 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6〕他强调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
   邓小平尊重人才的理念,非常突出地表现在他对知识分子的关心上。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第一,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效。第二,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7〕邓小平对知识分子可谓关怀备至。(1)平反冤假错案。这是邓小平在政治上关怀知识分子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每次政治运动都造成了一批冤假错案,而且主要是知识分子。邓小平复出后,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在知识分子的问题上进行拨乱反正,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据有关资料,到1982年底,有300多万人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昭雪,他们中大多是知识分子。(2)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科研条件。首先是解决知识分子用非所学的问题,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是给予足够时间,使知识分子全身心投入科研。再次,是恢复知识分子的学术职称,为人才上进建立一整套制度。(3)关心知识分子生活,当好科研人员的“后勤部长”。邓小平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经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这充分表现了邓小平为知识分子多办实事的炽热心肠。他还提出要提高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和两地分居问题。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雷厉风行地对多年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种种错误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而且是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根本性的拨乱反正,维护了人权,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行了人才兴国战略,使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达到成熟。邓小平在“两个尊重”问题上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全国人民心中特别是在广大知识分子的心中建立了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
  
  四、邓小平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9年9月,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建国30周年讲话,全面解释了什么是现代化,明确指出, 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邓小平指出: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这两只手都要硬。”〔9〕两个文明建设和两手抓,生动体现了邓小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回顾这些年来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综观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充分说明了全面发展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邓小平的“两手抓”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渗透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科学的协调,发展就会失调,不仅形不成合力,还会降低凝聚力,削弱向心力,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每个人的生存状态。这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要旨所在。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本的另一层含义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三步走”,邓小平提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思想。他设计的“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指出:经济的发展,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明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始终是党的工作中心。另一方面也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角度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并对全面发展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明确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具体思路;针对党内出现的不正之风,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还具体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他十分重视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建设,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思想文化工作者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好的作品教育和引导人民。
  总之,邓小平发展观中的民本理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执政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8〕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230,342,208.
  〔3〕〔4〕〔5〕〔6〕〔7〕〔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73,108,120,108-10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