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政治 > 其它相关 >

试论固本与开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时间:2010-11-18 11:1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作者:陈硕   
  论文关键词: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转型 创造性
  论文摘要: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政治系统中的主观因素,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中精华的部分必然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当中封闭、人治等消极因素则严重阻碍了社会和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政治文化需要进行一次兼有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转化。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予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
  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作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的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府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土壤里,并深深渗透于人们的政治生活中。不仅如此,一国政治文化与其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与成因
  属于意识层面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源于物质性基础,更是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因此,生根于中国特定社会历史土壤里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其培育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特点。
  l、政治观念里,家国同构、家长权威,这既是国家观念,是伦理原则,也是价值选择。虽说有“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家与国在实质上却是同一的,两者联成了一个家国共同体,同时,君主的统治形式也是家天下的。无论是家还是国,“家长”总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威,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原则。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之间,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显得至高无上,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显出价值。国家和君主地位的突出体现出家国之中的国家意识、家族认同与忠诚精神,也体现出权力崇拜和人身依附。在家国同国构的体系中,个人、家庭、国家都被定位,都在依据一定的政治原则做出相应的政治行为。
  2、统治方式上极为重视伦常秩序。在传统政治文化体系里,道德伦理、伦常秩序是人的政治行为的最高准则,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关系成为政治统治的必要秩序,这导致了民众对君主的顺从依附,不仅如此,儒家学说还为其提供了政治思想上的支持。祖宗遗下的规矩和圣贤的训诫不可违背,这导致其生长根基日渐巩固,迎合了主流文化。与此同时,统治者力求做“圣贤之君”,寻求“德治”,因此,人要维护纲常,讲求“慎独”,“自律”,必须把自我的言行纳入统治者的轨道,然而,这种“自律”文化却远离法的权威,反而强化了权力意识。
  3、政治思想上体现的君主民本和实质价值取向上的权力本位。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将政治体看成是由君主与臣民组成的统一整体,中国传统社会是尊君的,虽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训,但重民最终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统治者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其政权稳定的基础,所以君主民本成为处理君民关系的政治实践方式。臣民在长期的“教化”下,认识到君主有着无尚的权威,是“天子”,于是臣民文化得到张扬。对皇权的崇拜,对明君、圣主、清官的期盼,都基于对权威的认同,在漫长传统社会的浸润中,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架构形成了对政治权力无上尊崇和顺从的国民性特点。
  正如上文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生根于中国特定历史土壤中,带有鲜明的特点。所以说这些特点必然有特定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经济基础。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或家族的存在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家长或族长是宗族的最高权威。对于农民来说,因为其自身力量的弱小,一方面生存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天道”何如,一方面又遭受着地主阶级的“奴役”,必然会形成一种对皇权的敬仰崇拜和谨慎保守的臣民心态。
  2、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其政治制度基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君主不受法律约束和任何人牵制的实际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在社会中具有巨大的权威,人民景仰、服从并慑于这种权利。中央集权更进一步强化了君主权力,使君主的权力更加不可撼动。“由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权力可以任意敢于和改变土地占有形式和控制着广大生产者人身,(国家的——笔者注)主权与(土地的——笔者注)所有权是难以分开的。我们看到,在土地和生产者两项中,封建国家尤其注重对生产者的支配。”因此君主的专制皇权权威性地控制了国家、土地及生产者的人身。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它直接造就了政治文化中的权力本位和臣民心理。
  3、封建宗法制度是其政治规范。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特点,农民个人利益的伸张必然要靠血缘关系、宗族力量。宗族是封建社会的社会单元,内部等级森严、法规严明,而封建专制统治以此为基础,重视等级秩序,故催生并强化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封建宗法族制意识。

  4、儒家学说是其文化基础。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强调伦理道德、纲常秩序,正适应了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而政治阶级也力图实行“德政”,“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文化正式占据了封建社会的主导文化高地,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价值取向乃至统治秩序。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启动,中国已经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并求的自身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必然要实现整体性现代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和传统政治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它能够培育公民的公平法治、自由平等等政治心理及相应的政治行为模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族制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取代,人们之间逐步建立起了平等、和谐、文明的新型政治生活关系;封建君主专制被崇尚人民当家作主精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取代,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人民可以自主的参政议政、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制约和限制了现代化的发展和实现。“文化规定了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每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了特殊性和相对性。”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的基础上的,权力本位、人治观念、臣属心理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则相当地匮乏。可以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这部分消极因素严重地牵制了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及政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如果要从现代化的阻滞力转变为现代化的内在趋助力,就必须要经历深刻的根本性变革和创造性转型。
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带有极强的保守性和惰性,缺乏自我扬弃和超越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主导,以感性经验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文化,这种类型的政治文化是极其缺乏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的。有几千年连绵不断血脉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带有极强的自在性、重复性、稳定性、保守性和惰性,而缺少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等进步性特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所代表的理性精神,非但没有形成对感性经验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反而表现出对感性经验主义政治文化结构的高度认同、肯定和强化,进而在根本上扼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内在动力机制的形成,这是传统政治文化必然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主要内因。
  三、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途径
  一般来说,政治文化转型的动力有两个:其一,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及教化。其二,是由外而内的冲击,特别是蓬勃兴起的商品经济的渗入。基于以上两个政治文化转型的动力理论观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和传统政治文化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途径是:
  1、通过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的完善,培育平等、公平、开放、参与的精神和意识。市场经济促使个体意识的萌发,平等、自由、权利观念使民众再次得到启蒙,公民对合法利益的主动追求使其产生影响政治决策、参与政策制定、参与公共管理的政治要求。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治参与的扩大,造就参与基础的多样化,并导致自动参与代替动员参与。从而使政治文化形成现代的公民文化特征,而非传统的依附型、地域型的臣民文化。
  2、主流文化引导下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和改革。自上而下的推动是政治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普及和教化能够产生强大持久的影响。统治者依靠国家权威、教育资源和社会舆论导向,可以将公民的政治意识纳入特定的轨道。树立现代的价值观念,而又不移除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是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要求。

  3、借鉴西方进步的政治文化因素。“西方政治文化明是近代中国政治革新的一面镜子”,“西方政治学东渐是近代政治浪漫主义的发端,同时也是政治文明转型的开始”,政治文化的转型有着与其相类似的途径。西方政治文化一般是指从文艺复兴开始由启蒙运动发展而来的,以个体主义为指导,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为内容的个体主义的政治文化。这一政治文化的基础是以产业革命为标志的商品经济发展,就历史发展来说,它是伴随现代化运动而产生的政治文化。“扬弃西方政治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他山之石”,西方政治文化尽管带有资产阶级的色彩,但是它必定会有某些人类进步所共有的东西。如自由、平等、法制、制衡等观点,就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这种借鉴和吸收并不是全盘西化,而必须是中国化的。否则,在传统政治文化未被清除而新的政治文化基础尚未奠定之时,就会造成个人主义膨胀、自私观念盛行,造成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进而损害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4、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嬗变的历史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在它传递、延续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推移,一部分消失了,一部分保留下来,保留下来的是那些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基因,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生着潜在的作用。我们对待传统政治文化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其进行全面而具体地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和选择其现代变革方式,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已有的西方民主宪政实践中有益的经验,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民主政治文化。
  5、根本措施——加快经济建设。在现代化民主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必须双轨并进,缺一不可,而这两者归根到底取决于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改变我们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才能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其克服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人治陋习,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对民主、法治的认识,树立权利、平等、法律等法治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提供稳固的、良性的政治文化环境。
  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转化的继承性与创造性体现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存在,是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化,它传递、延续的过程中,一部分消失了,一部分流传了下来。留下来的是那些不变的或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基因,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生着潜在的作用。而消失的或者说仍然存在的一些不适应的部分则是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的。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生了转型,两者逐步磨合乃至逐渐适应,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正是由于前者被继承和创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规范,必须既考虑到蕴含在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的规范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公正为本、诚信为上、服务到位、责任到人、尊重产权、正当致富作为其基本内容。”在这种理念的转型中,既包含了现当代的平等、权责与服务意识,又能窥见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所弘扬的诚信、正义精神,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向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内在要求的转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爱国思想,又兼有当代改革创新的时代因素。而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扬弃了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天行有常”等观点,又结合了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现状,是民族元素与时代元素的创新性结合。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爱国、诚信、正义等优秀的精神是不能够丢的,但要使传统政治文化整体上适应现代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又必然要结合时代特征促使其创造性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