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医药学 > 药学 >

传统中药临床用药优势之一多靶点探讨

时间:2010-08-25 16:34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作者:刘丽宁

【摘要】  文章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物的科学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若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故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关键词】  中药药性; 临床; 优势; 多靶点

几千年来,中药在作为防治疾病保障人们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中药的认识与使用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如以辨证施治、整体观念与恒动理念为理论基础,多采用君臣佐使的复方配伍法则及灵活多样的炮制方法等,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只在病理状态下显效、综合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等特点,使现代医学对一些疑难杂症治疗尚处于困惑状态时,中药凭着自身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本文仅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物的科学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1 中药临床应用多靶点的理论基础

  1.1 中药药性与其临床应用多靶点的相互关系 药物作用的靶点[1]是化学药物作用机体后经吸收进入机体与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物质相结合的部位。传统中医药[2]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它的独特理论体系,中药药性理论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明确将药物分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中药的性能是中药基本性质与功能的概括。它研究药性形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规律,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若简单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在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及辨证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主要凭借实践经验来认识药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大多真实可行。

  1.2 中药四气、五味作为其作用靶点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每种药物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相对而言。当人体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态时,就有可能选择自然界中与其病性相反的药物来调节,这也是中药起源的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曰: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在具体应用中,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基本原则。《内经》将药味归纳为:辛酸甘苦咸五种,并对这五种药味于人体的影响作了细致的研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并在《素问·宣明五气》中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可见已经指出,药味与脏腑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规律[2]。后世医药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加以补充、发展。目前药物的四气、五味已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只有一种药性,但可以有一种或多种药味,气味相近,则功效相近,气正味相异,则功能不同。味越多,则功效也就越多。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

  1.3 中药药性之升降浮沉、归经是其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势,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与四气、五味一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3]。一般而言药物的作用趋势与所治疾病的病位相同,而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反,即“同病位,逆病势”,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或使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的病变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而且中药的升浮沉降之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古有“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等”[4]的总结。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中药应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为治疗临床疾病的复杂与多变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归经理论的认识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才可全面准确认识理解与掌握药物的功效。如同归肺经的黄芩、干姜,黄芩性寒能清泻肺火,干姜性热能温肺化饮;同归肺经的桔梗、紫苏子,桔梗升浮可宣肺,苏子性沉降而可降肺;同归肺经的麻黄、人参、乌梅,麻黄味辛,能解表散寒,人参味甘而能补肺益气,乌梅味酸则可敛肺止咳。虽然中医的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因两者的理论体系、认识方法及涵义的不同而不能完全对应,但就药物在机体作用后发生的药效反应来讲,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更具有丰富的选择性,这种药物自身固有的天然性能,也充分体现了中药本身的客观优势。

 2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及例证

  2.1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多为土地所出,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多样功效独特的药物资源。入药部位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不同的器官,又具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在生动的药物群中,每一味中药从生长到成熟,从采收加工贮藏到炮制应用等过程,都有着自己的展现与适宜,大自然给人类赋予了最佳的天然药物资源,且具有“药食同源之效,中医药天人相应之意”。现代药物研究也证实了中药所具性能的客观物质存在。每一味中药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它所具成分的非单一性,即多成分共存的特质,是它治疗疾病可产生多靶点、多途径,甚是其副作用及毒性相对较小的根本所在。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复方中从“七情合和”到“君臣佐使”的严密组方,从精选药物到如法炮制加工处理,中药复方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到位,群药协同作用使毒副作用尽量降低甚至消失。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即可说明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

  2.2 常用中药及复方药物的具体例证中药大黄为蓼科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共有六十余种大黄,以我国所产的大黄品种最多,质量最好[5]。大黄始载《神农本草经》,味苦性寒凉,入脾胃、大肠、肝、心诸经,功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在临床上可用于[3]大便秘结,即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用于血热出血、目赤咽痛,可治人体上部火热炽盛之证;可用于热毒疮疡,为热毒疮痈常用药;且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作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桃仁承气汤?《伤寒论》、及治疗跌打损伤的复方复元活血汤等,另外归肝经可清泄湿热、消退黄疸,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疗湿热淋证可用八正散?《和剂局方》。临床应用中生大黄泻下通便力强,而制大黄(酒蒸),则泻下力减弱,活血祛瘀之力增强,武火炒炭可止血[4]等。可见一味大黄在临床上具备了如此多的功效,特别是活血祛瘀作用,《神农本草经》言其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目前大黄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药理研究表明了大黄所含成分的多样性,进一步证实了其作用多途径、多靶点的科学性。又如功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归肺、膀胱经而味辛微苦性温的中药麻黄,药理研究[6]证实本品主要成分含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等,且麻黄碱、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麻黄碱、伪麻黄碱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伪麻黄碱有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应用中蜜制麻黄可缓和发汗作用而增强宣肺平喘之效。临床合理使用,可发挥其不同作用。复方的使用更能体现中药合理使用的优势,如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利水消肿的五皮饮、调和营卫的桂枝汤等,均体现了中药应用的灵活变通、随证加减性,既可合理发挥方药的药性,还可达到增效降毒、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以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个体化的诊疗,更符合人体多样化及疾病的复杂性需求。

  目前对中药和中药复方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已成为全球新药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本文仅以粗浅之见略谈中药临床用药优势之一多靶点,敬请同行学者继续商讨。

【参考文献】
   [1] 张 强. 药剂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445.

  [2] 刘长林. 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4,259.

  [3] 陶忠增. 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17,132.

  [4] 蔡翠芳. 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116.

  [5] 郭 忻.百草治百病[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44.

  [6] 张清河. 中药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