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证券金融 > 金融研究 >

21世纪中国证券业将继续腾飞

时间:2009-07-20 12:34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证券作为一种跨世纪的金融产物,在我国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完善并突显出其长足发展的潜力,但由于真正的证券业在我国开展比较晚,在发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开放与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证券的历史、现状特点入手,结合美日欧的证券历史和现状,分析我国证券业发展前景,提出建议,并得得出结论:21世纪中的中国证券业将继续腾飞。



一、我国近代证券业发展简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证券的雏形,当时国家向大户进行举贷,王侯给平民的放债,以及其他明确用券形式表现的借贷关系的产生,最早的债券雏形随之产生。三国以及汉唐,国家向富商举借巨款用于军事开支,和平时期再用国税偿还已不少见。明清时期,我国陆续出现一些投资巨大、收益及风险双高的海沙船业,井盐业,矿冶业和金融业,这些行业多集中在上海、两广云南山西等经济发达地区,且已经较多地采用 "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集资联合经营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与现代的公司具有某些相进的特征,已经具有股份或股权性质。"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虽然不是股票,但也是证明份额权益的凭证。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气息的证券是在被迫打开国门后出现的。鸦片战争后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相继被迫对外通商,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后,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外国洋行在中国陆续出现了。外国资本家或企业在华设立了诸多公司企业,基本上以股份制为组织形式,西方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已经很普遍,但中国却刚刚被动地接受了带有浓重西方色彩或主义的组织形式或制度,即股份制。当时这种形式还基本限于外国投资者。
1872年时任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的清廷大员李鸿章,亲自主持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发行第一期股票,首次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虽然该局在当时还主要控制在清政府手中,经营上受到政治的强大影响,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第一个近代股份制企业已经形成了,股票的发行标志着中国企业已经有了根本的变革,中国证券业有了划时代的分界线。官方主办的股份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的成长开辟了道路。之后又出现了诸如仁和、济和保险、开平煤厂、上海织布、上海电报等中国较早国内资本股份制企业。在同一时期,工矿业的组织形式也有了实质性变化,过去的作坊或独自垄断的模式相继被合营或股份制取代,在全盛时期,有十几家工矿企业公开发行了股票。当时这些企业股票的发行规模小、发行范围窄程序简单,股票发行还不能作为资本的主要筹集形式。
证券作为权利的凭证,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投机性,因此,作为投资的孪生姐妹投机活动也相继繁盛起来。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凭证,流动性是其基本属性,证券一经产生,证券交易也随之出现。究其根源,则为资本和财富本身的价值和所属是不断变化的。史料记载,上海及其周遍地区在股票出现不久,民间股票的买卖和交换就时有发生,交易活动受经济繁弱程度影响较大,在十九世纪中叶,上海殖民经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证券交易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十九世纪60年代中期,以棉纺织业为例,在棉业投资热潮不断高涨的同时,棉纺领域的投机活动也席卷上海,棉纺业的股票流动较其他股票更为频繁,股价波动性也相对较大,一夜暴富的事例屡有发生,投机和投资的组合形成了当时中国证券交易的主要驱动力,证券权利凭证的功能被扩展为交易标的的功能。
股票交易逐渐形成规模后,对交易的场所和交易安全保障都有了较高要求,街头巷尾的零星交易已经不能满足大型股票流通,为了更安全快皆地完成交易,专门以帮助他人交易证券的企业出现了。上海1882年《申报》载"为各项公司通路径而固藩篱",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成立了。该公司具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权责较分明,这为股票交易提供了制度和程序保障。
至1883年底,较为顺利证券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由于股票过分投机,使股价波动幅度不断扩大,达到了人为不能控制的程度,人们纷纷抛售手中股票,股票价格大跌,当时的政府根本没有能力逆转这场危机,加之买投机丝业的买办商人生意失败,外国奸商乘乱渔利不断制造紧张的国际关系,诸多因素引发了1883年底的金融危机。曾繁荣一时的中国股市在金融风暴的袭击下跌至底谷,大量公司纷纷倒闭,股份制企业失去了繁荣。这场危机的余波一直持续到1895年。在此以前,中国证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形成规模组织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无情的金融风暴中轰然坍塌。由于其本身的稚嫩和中国当时的国情,其崩溃具有历史必然性。究其根本原因,证券发展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不能自主发展中国证券行业;封建政府发展证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其封建政权的苟延残喘,不能从根本上按着证券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去经营证券业,封建政府发展证券业具有很强的投机性,不能在制度上保证证券业的可持续发展;外国殖民者把中国作为掘起财富的博大矿源,根本不能容忍中国的繁荣和强大 ,一旦中国民族证券业的发展可能危及或影响其殖民统治,殖民者会毫不留情地把本已脆弱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扼杀在摇篮中,中国证券1883年危机即为印证。
1895年前的中国早期证券和证券交易可视作中国证券市场的萌芽,1895年以后至清末时期这段时期,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对外大量借款,1894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内发行全民国债。此后,为缓解财政危机,又发行了"昭信股票"和"爱国公债"。镇压上海小刀会时,清政府开始向外国借款,之后国防海务借款、割地赔款借款、铁路修建借款等外资借款不断发生。据史料统计,清末共借外债二百零八起,借款总数约为白银接近14亿两,被动地促进了证券的不规则发展。由于国门已经被打开,外资银行纷纷涌入,外国资本经营或控制着中国的工矿或铁路,加之外资企业大量发行各种形式的债券,外国在华发行的外资证券规模逐步扩大。甲午战争使国内外爱国救亡形式高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业救国"成为抗击外侵唯一出路。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更加重视工商业,一部分有识之士倡导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1900~1910年十年间,中国资本兴办的厂矿增长迅速,陆续创办的新式厂矿企业约400家,资本总额迅速增长,华商企业的增加,加速了股份制的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求更多的经营者和资本组合在一起,这进一步促进了证券业的发展;同时,为了与外资竞争中取得优势,华资经常联合对外,联营参股时有发生。制造业、能源、矿山、纺织等行业均有很大发展。
国内实业经济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为证券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但这种空间是有限的。在夹缝中生长的中国证券在1910年,受到了更沉重的打击。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使中国证券市场遭受了沉重打击,证券业经过了近五年短期发展后再次跌入低谷。这次风潮是因为外国投机者不顾中国经济的发展,恶意扰乱股市,掠取股资所至。
综上,综观中国证券清朝及清前的证券发展历程,中国证券自19世纪40年代起,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初步发展。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公司发行的证券,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在中国内的买卖也带动了中资证券交易,中国近代证券市场被人为地分成两个不同的市场体系,这正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写照。经济规律证明,只要资本或资本市厂存在,证券业就不会消亡。中国证券业在清末仍是向前发展的,这为以后的证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现代证券业的特点。
作为中国现代资本市场核心的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建立起来的。经过多年的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的特点为:
第一:证券市场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猛,上市公司增长了几百倍,上市公司总股本增长了千余倍。
第二:政策指引使投资者快速发展。中国证监会放宽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证券业的结构优化。我国证券公司总数、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迅速增大。
第三:证券市场监管及法制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依法治理证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唯一保障和必由之路。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大量法律文件为证券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证券等金融产品或品种逐渐增多,资产证券化等新品种发展进程稳定。
  第五:投资者的思维意识逐渐清晰明朗,投资者对投资与投机概念更加清晰,投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市场从过去混沌无序向理智和知识型市场转变。
第六:我国证券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巨大,孤立封闭体系已经无法立足,世界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我国证券市场正与国际全球证券金融体系逐步融合。
二、在考察中国近代现代证券业发展脉络的同时,综观全球,我们对外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了解也必不可少。了解他国证券现状,借鉴他国经验,发展我国证券事业。
我们主要从欧洲、美国以及亚洲日本证券业特点进行分析。
(一) 欧美证券业至今发展世态依然良好,实力强大。
欧洲证券市场市场主要包括: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米兰、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卢森堡、苏黎世和马德里;雅典、哥本哈根、里斯本、斯德哥尔摩等。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处于欧洲证券市场的较强核心地位,近年来发展迅速。对整个欧洲证券市场有巨大的影响。
米兰证券交易所也是欧洲第四大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采取现代化电子交易,规模不断壮大,运行平稳,发展迅速。
欧洲的融合和金融货币的统一,催生出米兰、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新市场。新市场更具现代化气息,形成了一个泛欧证券交易网络联合体。法律规则和监管更加完善,协调效率更高,交易规模逐年攀升。
欧洲证券市场取得了巨大发展。究其原因首先应归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实体经济促进了证券业发展,各国经济实力决定着证券的走向。米兰证券业的发展及其他国家的证券发展受这一规律决定。其次,金融货币体系区域性的联合和统一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无论从法制监管,还是从信息交流及办事效率,统一和兼容都不可避免地加速了金融证券体系的完善和壮大。合作和有序竞争成为欧洲证券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二)与欧洲证券市场不同,美国具有其自身优势和特点。
(1)证券市场规模和实力全球领先。美国以美元货币为后盾,资本市场非常发达。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法制的完善程度以及监管的力度,美国证券市场都具有领先地位。美国证券市场如出现动荡,则必然影响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稳定。
(2)美国证券市场的法治保障非常完善。美国实行的判例法的法律体系,在法律操作上,司法判例的预警性较成文法更直观,更能被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理解和掌握,这种判例法体系使证券市场上发生的法律事件直接融入了美国整个社会,为美国证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法律环境。同时,美国判例化体系又使证券行业发展有了宽松的发展空间,法律严密但不遏制证券发展的积极性。相对其他英美法系国家例如英国,美国的司法更加灵活和更具有创造性,民主和自立的精神同样贯穿在美国的证券事业中,这一点值得其他国家效法,行政直入企业的干预模式,以及政权牵制证券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美国证券市场在美国有效的法治保障下显得生机昂然。
(3)美国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强烈。美国的公民的法律意识融入了日常生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这种意识归根于美国诉讼制度的优越。美国三权独立,行政不干预司法,特别是陪审制度更家体现了民主权利,投资者更愿意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寻求政府的干预和调解。强烈的风险意识和法律保护思想,使得其他证券参与者敬重法律的尊严,投资者在法律的保护下形成一股制约不法行为的强大力量。
(4)美国证券行业自律程度很高。美国司法体系的完善以及投资者防范风险意识强烈,促使美国证券行业积极自律。自律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行业力量损耗,保障行业有序健康快速。
(5)美国政府对证券行业的监管十分到位。美国政府的监管不是权利领导企业,在证券行业或企业没有问题时是只监不管,有问题时通过即定程序处理,决不以政权干预企业的经营。在这种监管体系下的证券行业自主性极高,证券行业和企业的行业专家独立管理行业和企业,灵活有效,实力卓越。
美国崇尚尊重人权的文化思想,在自由中强烈自律的优秀意识,以及强大的司法制度,保障其证券市场这艘巨轮几经暴风骤雨,依然在全球独领风骚,昂首向前。
(三)日本作为亚洲金融强国,证券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特点:
  (1)日本放眼全球,争做世界金融大国。日本证券业随不及美国实力强大,但经过其本国政府的方向调整,其证券业紧跟世界步伐,与国际证券强者同步发展。日本地域狭小,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严重,这也导致了其金融证券市场逐步国际化。在硬件设备上,日本采取信息网络交易,把高科技应用于证券市场,在某些证券交易领域,日本的交易手段科技化程度已经超过美国。在国民投资地域意识上,日本投资者的投资意识由国内逐步向全球发展。
(2)大力提高制度保障力度。日本政府修改完善法制,废弃不适应证券发展的旧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明确交易程序和透明机制,遏制不法行经,保护证券市场有序快速健康发展。 
 (3)逐步解除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障碍,增强证券市场活力。政府有意识地加强金融、证券等行业的关联性,形成相互控股,同进同退的合作体系。放松了关于股权交易的法律限制,在稳定中增强活力。吸收先进的证券品种和制度,明确细化罚则,解除不利证券业发展的多种禁令,增强证券市场活力。
  日本证券业立足亚洲、放眼世界,力争上游,雄心不可小视。
三、从我国证券业自身发展中寻求规律,同时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对我国证券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1) 加大保护投资者利益力度,严厉惩治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使这一原则成为证券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
(2)以法制手段为后盾,引导行业提高自律程度,提高行业自律的权限,使监管重点化、效率化
(3)完善法制,吸收国外证券业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4)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完善证券市场结构体系
(5)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放宽限制,实施政策引导,鼓励机构投资者入市
(6)强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7)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综上,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从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不足60亿元,自1990年以来国债发行数额迅猛发展,到1996年底年均发行量已近2500亿元。迄今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超过千余家,上市股票市值超过几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用不足二十年时间达到了其他国家上百年才得以实现的规模。工行、建行、电信的海外上市,更显中国证券业的勃勃生机。中国证券市场随着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当进行进一步变化和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经济大国,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争当世界经济强国;发展全球战略,使金融证券国际化,大力引入国际资本,争做金融强国,证券市场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国际竞争中采取灵活的政策,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证券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中国证券市场必须逐步完善证券机构和上市公司内控机制和透明机制,确保投资者利益获得最大保护;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增强证券市场活力。
尊重和依靠市场规律;提高保障力度;走国际竞争的道路,21世纪中国证券业将继续腾飞。


原创论文,论文网(www.lunw.com)独家发表!任何网站和部门机构未经作者同意,不得发表,谢谢合作!

作者联系方式: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王光英 13901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