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财政 > 税收理论 >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9-07-18 16:4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一)

新中国已经走过50个年头的历程了。总结50年的历史经验,必须得出一个看法,我们再不能搞以往那种单一的公有制了,而必须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特别要重视以民为主体的经济的发展。

(1)所有制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如何,不仅关系到什么样的经济制度,而且与经济体制有直接关联,还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2)所有制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性质;二是所有制结构,即一个社会究竟由些什么样的所有制构成,它们之间的比重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经济处于领导地位。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这五种经济成分曾明白无误地写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中,它们是: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从1953年起,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党的总路线变了,要搞“一化三改”。“一化”是工业化。“三改”则是要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1955年10月毛泽东讲,要使“帝国主义绝种,封建主义绝种,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这后两个绝种运动在1956年就完成了。接着就搞“趁热打铁”,搞高级社,“一平二调”,剥夺农民,人民公社化。然后是不断的“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文化大革命”。判断的标准是“一大二公”,即公有制规模越大越好,公有化程度越公越好。结果,不但出现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而且最终把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

(5)所以,对50年代的“三大改造”,完全可以重新认识。对“三年困难”也可以重新认识。我认为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们现在还没有公布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我看少说也有两三千万。说“三大改造”仅仅是搞得过急、过粗、过快,形式过于单一,是十分不够的。说现在允许私有经济发展是对的,那时消灭私有制也是对的,是一种缺乏逻辑的思维。我认为用生产力标准来判断,只能说搞错了。中国如果不采取那样的步骤,不搞极左路线,让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肯定比现在要好。其实,毛主席在1945年就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话符合马克思主义,是绝对正确的。可惜他后来没有这样做。

(6)直到改革开放,贯彻邓小平理论,实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才使中国经济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的最大特点,一是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二是由单一的公有制走向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办法:一是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国有制和“二国营”式的集体所有制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现在还没有到位;一是在公有制的旁边,在它们的缝隙中发展非公有制,民营经济,这种改革和调整到现在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和效果,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 (7)现在大家都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以为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样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有人把邓小平理论概括为“一块石头(摸着石头过河,实事求是)、两只猫(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三条鱼(三个有利于,即生产力标准)、四只鸡(四项基本原则)”,有道理。

(8)我们现在的结论,就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讲的,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把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认识上的提高,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因为马克思确实说过,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我们现在是把私有制也包涵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中了。当然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我的看法,即使初级阶段结束以后,也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中国绝不能再搞以往那种公有制的一统天下了。当然,任何所有制形式都是历史的,多种所有制的内涵会有变化。但多种所有制是一个互补的关系,这一条不会变。

(二)

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老百姓办的经济。民营不是所有制概念,但这个概念是科学的。

(1)民营是相对于国有国营说的,因此,凡不是国有国营,就是民营,不是官办,就是民办。民营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2)民营不等于非公有。民营也不等同于私营。民营比私营还要宽。民营大体上相当非国有国营。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实中只有三块: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民营在现实中包括七块:个体、私营作为一块,乡镇企业一块,民营科技企业一块,股份合作制企业一块,这四大块中有交叉,但又独立存在,此外就是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三资”企业中也有公有制成分,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外资经济),国有民营、公有私营企业。

现在许多私营企业家愿意用民营,不愿意用私营,这可以理解,是长期“斗私批修”造成的。但用民营并不错。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其实,私营也没有什么不好。 (3)近些年来有人指责民营,不让用民营,是错误的,没有道理的。民营有什么不好?我看好得很。它突出了民间、民主、以民为本、以民为主体等含义,突出了经营,淡化了一点所有制概念,有什么不可!

民营也不是我们的独创。中国早在30年代初就有学者用民营的概念。毛主席在1942年也使用过这个概念,他把民营经济就看成是老百姓的经济嘛,包括合作社。国外也有这个概念。

老实说,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民营,民营经济为主。国营、官营只占一小部分。没有民营,老百姓就吃不上饭,就活不下去。

(三)

民营经济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的活力源。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

(1)发展民营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在我国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必要性,不让它存在它也要存在,谁反对也反对不了。为什么?因为它能发展生产力,它有群众基础,受到群众的拥护,只有它才能解决群众改善生活的愿望。温州、台州、汕头、清河、海城、顺德等就是一个个的证明。这些年来这些地方经济发展快的原因就在于民营经济发展。

(2)从战略的观点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我形成四句话,四个意思。这就是:一是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保证;二是民营经济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三是民营经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内容;四是民营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只要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就不能没有民营经济。 (四)

民营经济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依托,是藏富于民的必然选择。

(1)发展民营经济是改变地方面貌,增强地方实力,改善地方财政状况的主要途径。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靠国家投资是不现实的,只能依靠民间的投资,民间的力量,民间的积极性。

(2)现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确有差距,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而差距的原因就在于市场发育程度的差距和民营经济发展上有差距。 (3)民私营经济的优越性在于它们:产权关系清晰,灵活经营,面向市场,动力机制特别强,有自我约束力,没有“大锅饭”、“铁饭碗”等弊端,效率高,效益好。有人推算,前些年国有企业的利润率为3%,私营企业的利润率为15%。

私营经济是真正的能人经济。凡搞得好的,都能成长和集聚一些能人。能人效益非常明显。我的看法,中国真正的企业家、经营者队伍,只能由民私营经济中产生。国有经济中基本上是政府官员。

民营经济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