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英语教学 >

弗罗斯特诗歌Mending Wall的及物性分析

时间:2011-12-21 11:30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统计分析了弗罗斯特的诗歌Mending Wall中及物性过程分布特征, 进而论述诗歌中及物性特征的选择对解读诗歌主题的文体作用, 以此证明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乃是作者突显诗歌主题所作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及物性   物质过程 心理过程

 
               
1. 引言
弗罗斯特是美国著名诗人,他的许多诗歌朴实无华但却意味隽永,读起来总让读者 “以快乐开始, 以智慧结束”【1】。弗罗斯特的著名诗歌《修墙》貌似简单,实则蕴意深邃,需要仔细研读,才能挖掘其丰富内涵。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修墙》诗歌中的及物性过程,以此解读诗歌的深刻主题。

2.文本解读的理论依据
根据Halliday【2】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的纯理功能可分为三种,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这三种功能中,概念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它使得人类能够基于现实建立起一个心理图像,理解周围或其内心所发生的事件” 【2】。概念功能在小句中主要是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得以体现,及物性对概念功能的履行是通过“过程”(process)、“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 来实现。及物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3.弗罗斯特诗歌Mending Wall的及物性分析
诗歌《修墙》共计45行,57个小句。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过程类型的分类,  对诗歌《修墙》语篇中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如下:

 物质
过程 心理
过程 关系
过程 言语
过程 存在
过程 行为
过程
出现次数 38  8 5 4 2 0
所占比例 64% 15% 8% 7% 6% 0
 

 


                               表 1                  
表1显示出,在诗歌《修墙》语篇中,除了行为过程外,其余各过程在语篇中均出现。其中以物质过程出现次数最多,占64%。另外心理过程出现8次, 占15%。而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分别占8%,7%和6%。下面针对诗歌中及物性过程的分布特征进行文体分析。
3.1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也就是行动的过程。物质过程中有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动作者”(actor),一个是“目标”(goal)。在物质过程中,主要突出“动作者”对动作的责任,或者“动作者”发出影响“目标”的动作【2】。 诗歌《修墙》中物质过程占到64%。第一, 这与诗歌《修墙》语境中的语篇话语范围有关。根据Halliday【2】的语境—语言关系模式理论,三大关系链中的第一条关系链就是语境的话语范围激活概念意义,同时概念意义在语篇中通过词汇语法系统的及物性来实现。不同的话语范围通过对及物性的不同选择来实现。《修墙》诗歌的话语范围是围绕“I”和“he”之间“修墙”事件而展开的,而表示行动的物质过程就能很好地体现“修墙”过程中的动作事件。第二, 诗歌体裁的特点是要简明,形象,生动,而物质过程能够使诗歌更简洁,具体。同时,物质过程也使读者在大脑中产生清晰真实视觉的词汇和表达,更容易理解诗歌的主题。因此物质过程成为《修墙》诗歌中最显著的过程。例子如下:
That sends the frozen-ground-swell under it
And set the wall between us once again
Stay where you are until our backs are turned
I let my neighbor know beyond the hill
If I could put a notion in his head
Before I built a wall I’d ask to know
I have come after them and made repair
That (something) wants it down
在诗歌《修墙》语篇中,物质过程的发出者都是反对修墙的代表,即 “I”“we” “something”和“hunter”,而目标均为坚持修墙的代表,即“stone”“wall” “he”。这也与语篇的主题有关。《修墙》语篇的主题体现在对“修墙”两种对立态度的代表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在两种态度的对比中,反对修墙的代表占主导地位,始终对坚持修墙的代表产生作用和影响。所以,反对修墙的代表作为物质过程的“发出者”正突出了这一点。
3.2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感知的过程”, 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识等心理活动的过程【2】。在诗歌《修墙》语篇中,心理过程的小句有8个,占15%。这些心理过程体现了诗歌中两种对比力量的态度和倾向。在所选的心理过程小句中,动词“love”和“see”占了多数。动词“love”使读者更清楚的明白两种力量对修墙截然不同的态度,喜欢与不喜欢。动词“see”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修墙过程中“I”和“he”之间所发生的事情。例句如下:
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
I see him there bringing a stone grasped firmly by the top
He loves having thought of it so well
3.3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用来描写一个物体(如人、物、情境、事件等)与另一个物体或情境的关系,或是用来描写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情境等。关系过程是对事物新型描述和判断的过程(process of being)。关系过程可以分别是“归属”(attributive)和“识别”(identifying)两类【2】。每一个归属类和识别类又可分为三小类:内包式、环境式和所有式。诗歌《修墙》语篇中,关系过程的小句有5个,占8%。这些关系过程明确了主体的归属和对主题的识别。例子如下:
He is all pine (所有式)and I am apple orchard (所有式)
Spring is the mischief in me(内包式)
Some are loaves and some so nearly balls(内包式)
There where it is made repair(环境式)
两个所有式的关系过程表明:“I”努力使 “He”相信他们之间不需要墙, 因为“I”有的只是苹果园, 而“He”有的只是松树, 与“I”所有的富有营养的苹果相比, “He”的松树上的松果几乎算不了什么。因此, 在“Pine”和“apple” 之间应该是温暖的邻里乡情而非阻碍交流与理解的墙【1】。两个内包式的关系过程体现自然力量“spring”属于反对修墙的代表,而“some(stones)”则属于坚持修墙的代表。一个环境式关系过程体现“修墙”动作发生的地点。
 3.4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有say, tell, talk 等【2】。诗歌《修墙》语篇中共有4个言语过程小句,占4%。 言语过程的动词和主体均为“say”和“he”。例句如下:
He only says…..He says again….. He said it for himself….
这些言语过程显示了“he”始终坚持他父亲的思想“好篱笆成就好邻居”,拒绝拆墙。
3.5 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过程【2】。诗歌《修墙》语篇中,存在过程的小句有两个。例子如下:
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ike the wall(出现两次)
本诗的首句通过存在事物“something”的描写,使得读者猜想整首诗的主题或许与这个 “something” 有关。在诗歌的中间又出现了同样的存在句,使读者更深刻的明白这个神秘的“something”实质上是引起诗中的主要冲突——对“修墙所持的不同态度” 的基本因素【3】。
4.结论
   通过对《修墙》诗歌中及物性过程统计分析,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诗歌的主题,人类对于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墙所持有的反对心态以及对于理解、和平和自由的向往。以此证明了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乃是作者揭示诗歌主题所作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程爱民. 论弗罗斯特的名诗《修墙》的结构与修辞手法[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80-84.
[2]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Edward Arnold Limited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106-121.
[3] 程爱民. 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 J] . 外国文学, 1994,( 4) : 64- 68.
[4]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 李公昭. 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