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职业教育 >

关于儿科学教学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0-04-22 09:21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论文摘要:目的: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儿科学教学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3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成绩稳中有升,师生交流增多,教学效果明显,专职教师负责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论文关键词:儿科学教学  专职教师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我校为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逐步由成人教育向高职教育过渡,形成成人教育与高职教育并存现象。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为此,临床课教学由以前的全部由外请临床医生承担变为引进部分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完成。我校于2001年开始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3年多以来,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实施情况作总结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1专职教师负责制的实施背景
  儿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防治疾病,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其内容涉及广泛,有些与内科学有交叉、重叠,但儿童决不简单是成人的缩影,他们是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因此,既要突出儿科学的特点,又要避免与内科学内容上的重叠,在教学上有一定难度。我校以往儿科学授课全部由外请教师承担.所有的老师都是临床医生,每位教师每学期仅授课2~3次,且教学内容为自己熟悉的领域,缺乏系统性,再加上繁忙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他们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有限,甚至出现停课、漏课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从2001年开始从外单位引进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并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儿科学教学中首先实施专职教师负责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儿科学的教学现状。
  2专职教师的素质要求
  2.1热爱教学,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是实用性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我校又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所以教学是学校的工作中心。引进的专职教师须经过一个试用阶段,然后经学校相关教研室及专家组综合考核认为“合格”后方才引进。
  2.2要有全面扎实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预防工作的重视,使整个儿科疾病谱与20年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授课时不仅要突出“三基”内容,还要适时改变教学内容,重新修订和编写教学大纲,这就对以前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专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及跨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胜任专职教师,必须具备儿科学各系统知识,并对有关研究动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专职教师虽然来自临床一线,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临床专职教师必须保证一年中至少有1/3的时问从事临床工作,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2.3有一定的儿科学教学经验专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向专职教师传授经验,专职教师可以通过上公开课、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4因人施教的能力我校目前正向高职学院过渡,形成既有大专生又有本科生;既有脱产班又有业余班,由于学生来源、层次及培养目标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对脱产班的教学应侧重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业余班(包括本科班)、夜大班的教学,应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更新及介绍各系统疾病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技术在本学科应用的情况。
  3专职教师负责制实施效果
  3.1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学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更重视学生的思想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第一节课时就阐明学习儿科学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各科之问的密切关系,激发起学生“维护儿童健康”的使命,使学生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全面的医生,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儿科医生的使命感更神圣、责任感更大。
    3.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专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较熟悉,在教学中可更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自己动手编排多媒体课件,例如在讲授液体疗法各种溶液的配置时,可通过插入表格及动态图形的方式使讲解的内容更直观化。由于专职教师要承担儿科学教学的全过程,更易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帮学生总结一些疾病的共性及规律。例如,营养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缺铁可导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乏蛋白质和热卡可导致营养不良。这3种都是儿科最常见疾病,原来分别在不同的系统疾病里由不同的老师讲授,每一位老师都要重复讲授上述每一种物质缺乏的病因。其实,营养性疾病的病因有共性,不外乎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加、丢失过多这四种原因。专职教师在第1次上课时指出这一规律,以后在讲授其他营养性疾病时就可加以运用,既节省了时间,又强化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3.3有利于教书育人,提高学习成绩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生不仅可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甚至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比更加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可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及医德教育。每学期本学科结束时,专职教师可针对性地通过课堂答疑方式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做到巩固复习,加深学生的记忆。考试组卷严谨,各种题型分值配比适宜,通过随机抽卷进行考试。回顾3年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稳中有升,不及格率及补考人次较过去明显下降。
  3.4注重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去因没有专职教师,儿科学近十年未开过见习课。为加强学生的动手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专职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在三甲医院安排了儿科见习课,让学生走进病房,接触患儿,亲自采集病史,做体格检查,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疾病作出分析和判断,教师则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此举在教务处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受到一致的好评。
  4目前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4.1各系统专业知识掌握不均衡临床教师来自临床一线,多有自己的专业特长,目前儿科学专职教师人数较少,要教授校内所有班级的儿科学、儿科护理学、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可能存在某些疾病讲得较生动,有些疾病讲得较平淡的问题。
  4.2各级领导面而重视临床专职教师的培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专职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才能使教学及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我校长期没有自己真正的附属医院,临床教师上临床一直是困扰临床教学发展提高的瓶颈。希望学校和有关部门,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在培养“双师型”人才的工程中,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为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创造良好条件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