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医药学 > 医学 >

浅谈手术中压疮形成与护理对策

时间:2011-03-21 11:04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 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为手术患者制订既满足手术需求,又使患者舒适安全的体位摆放方案,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 手术中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使护理工作走向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 【关键词】 手术中;压疮形成;护理对策

   ?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178?
  作者单位:450006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手术室
  术中压疮是指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自主翻身,由手术体位导致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1 术中压疮的形成?
  1.1 术中压疮的临床特点?
  1.1.1 发生的时间 术后几小时至6 d,1~3 d常见。?
  1.1.2 最初的症状 受压部位在术后1~2d内出现红斑,迅速转变为瘀斑,随着组织损伤的发展可出现皮肤水泡或皮肤剥脱。?
  1.1.3 典型的术中压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 这些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 术后1~5 d才有明显表现。?
  1.2 术中压疮发生的机制 缺血性损伤学说:组织受压变性毛细血管血流阻断外加压力大于外周血管内压力导致局部缺血皮肤受牵拉阻断血流或皮肤摩擦和微小损害造成外周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缺血。
  研究发现:在70 mm Hg 压力下,持续受压2 h以上造成组织不可逆损害。缺血2 h后产生的反应性充血常伴有动静脉出血、间隙水肿和管内改变,形态学变化如同炎症早期的可逆性改变。缺血4 h后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栓形成而出现水肿。?
  1.3 发生术中压疮的原因?
  1.3.1 年龄 40岁以上患者压疮发病率高于40岁以下患者6~7倍;老年人运动及神经活力较低,感觉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新陈代谢率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组织萎缩变薄,易损性增加。?
  1.3.2 营养状况 营养摄入不足造成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压处皮肤承受外界的压力,骨隆突处对皮肤的压力。?
  1.3.3 体温 体温增高,耗氧增加; 体温降低,末梢血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
  1.3.4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 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血供减少或停止,组织坏死;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界面压(23~32 mm Hg) 导致血管闭塞、组织缺血、仰卧位时,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的压力值:枕部为20~40 mm Hg, 脊柱为30 mm Hg,骶尾部为 40~60 mm Hg, 足跟为30~45 mm Hg。?
  1.3.5 目前公认引起压疮发生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与持续的时间有关[1]。床单不平整,拖、拉、扯、拽均可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去除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剪切力产生于坐位或半坐位时。?
  1.3.6 体重:>75 kg,局部压力增加。?
  1.4 手术相关因素?
  1.4.1 手术时间 压疮发生与手术时间呈正比,>2.5 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4 h,每延长30 min,压疮发生率增加33%。?
  1.4.2 手术体位 俯卧位比仰卧位更易发生,侧卧位发生的机会最大,受力面积最小,体重越大,所受压力越大。1.4.3 麻醉因素 麻醉期间,55%患者发生低氧血症,麻醉药物导致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而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环,也可使骨骼肌松弛,知觉消失,肌张力减弱,暂时丧失对不适的反应。?
  1.4.4 血液灌注损伤 组织受压时,皮肤肌肉缺血性损伤引起可逆、不可逆性细胞和微血管损伤,再灌注损伤导致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缺血后恢复氧供的肌肉产生超氧阴离子,毛细血管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1.4.5 应激反映 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胰岛素抵抗使糖代谢紊乱导致内环境稳定性破坏[2]。 ?
  1.4.6 情绪紧张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生成、蛋白质合成抑制,组织分解。?
  1.4.7 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3]。?
  2 危险因素评估?
  2.1 Braden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危险因素:剪切力、感觉潮湿、摩擦活动、营养等。每个因素1~4分,分值越低危险因素越高。?
  2.2 Noton评估量表 危险因素:健康、状况意识状态、活动、体位改变、大小便失禁。每项1~4分,15~19分可能发生压疮, ≤14分有发生压疮的高危险,<12分属于高危险组。?
  2.3 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 胃口、移动力、药物、营养状况、失禁、神经感觉、年龄、身高、体重等>10分,有危险性;>15分,有高危险性;>20分,有极高危险性。?
  3 护理对策?
  3.1 术前访视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指导训练。?
  3.2 应用新型护理用具:减压海绵垫、冲水样体位垫、粘弹样泡沫垫、聚硅酮凝、AKton聚合物垫等。?
  3.3 保持环境温度25℃,进行躯体保暖,如加温毯或加温床垫。?
  3.4 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 判断重点受压部位,使用安普贴或泡沫敷料等进行保护。?
  3.5 术中密切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皮肤色泽、弹性,纠正不良卧位,减少外来压力,避免压疮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水兰.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2] 张小明,胡风云,杜燕,等.急性损伤期与非急性损伤期病人褥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27(5):193-195.?
  [3] 陈玫.褥疮护理的综述.护理学杂志,1999,14(6):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