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理学 > 地理地质 >

努力落实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时间:2009-07-22 09:4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识记”是指对地理事物的概念及空间分布等知识获得感性的、初步的认识、一般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即可,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对地名和数据则要“记住”,并将地名落实在地图上。这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理解”是对地理概念、原理、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用语言表述或解释。它强调解释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对有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只要求学生识记,例如“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有的则要求学生理解,例如“日本工业临海分布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不仅要学生知道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状况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组成,而且还要认识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原因、好处,这便是理性认识层次。

“应用”是指对地理事物要能够运用。例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节中,“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为理解层次,而“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则为应用层次。这就是说,前者只要知道在一日中最高温度的时间和最低温度的时间,以及气温在一年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月份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月份,并从道理上弄懂就行了。但对“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则不仅要真正理解,而且要初步学会运用,能说明一个地方的各月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状况。应用层次比理解层次要求更高,它包含了学生从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到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的过程。

如何把握三个层次的程度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需注意两点:第一,大纲中对地理课的知识要求,一般能够达到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即可,个别一些常用的原理,可以达到初步应用的要求,不需要达到综合应用的程度;第二,知识点的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阶段的论证,就没有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解,没有理解就难以应用。现就初一地理中各层次要求的知识点及其分布状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数字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识记层次占全部知识点的81.3%,理解层次占16.8%,应用层次只占1.9%。这种安排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水平,同时也说明对知识点要求的难度降低,教材整体难度不大。虽然有许多高中地理的名词、地理事物出现,但仅限于“知道”层次,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知识即可。[2]地理基础知识是为讲授区域地理知识打下基础,因而理解与运用的内容较多,占30%左右,而识记层次的知识点相对减少。因此备课时,一定要理解新大纲中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含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地理课的基本训练要求,包括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

初步学会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正确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并能运用它们解释、分析一些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初步学会正确填注地图,画简单的示意图和地理统计图表。而“学会”是指在“初步学会”的基础上,能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分析和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能够按照一定要求绘制地理图表。这两个层次要求的不同之点是:前者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训练要求,而后者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初中地理的基本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主要是围绕地图(包括读图、填图、绘制简单地图、图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来进行的。现将初一地理训练具体内容及数量统计如下:(见35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基本训练要求的重点,在地图技能和思维分析能力两方面,其中地图技能占了51.8%,地理思维分析能力占了20.5%。[2]基本训练要求中学会层次大约占三分之一,初步学会层次占三分之二,这说明对初一年级的要求较低。[3]大纲中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与社会调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