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法学 > 法学理论 >

浅谈后现代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

时间:2010-01-15 10:31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论文关键词: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艺术批评
  论文摘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随着现实主义的演进,尤其是在当下后现代相对强势的文化语境下,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根据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演进状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在审美的角度更加关注人文,文化和叙事性的探讨,而在历史的角度上,它的意义则更加倾向于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到了把“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尺度。“美学的”观点,是指要按照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与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把批评停留在社会批评的层面上。“历史的”观点,是指按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文艺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考察文艺作品的历史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如今,在当下后现代主义相对强势的文化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的批评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基于恩格斯《致斐 ·拉萨尔》的相关理论 ,笔者对于现实主义艺术中他者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新特征以及原因的探讨从美学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进行 阐释。 
  一、 审美纬度:生活与艺术距离消解之后的他者形象 
  依据传统的审美纬度,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很多批评家首先解读的是作品所表现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但是,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典型”这个形象也发生了值得注意的变化。从最初现实主义艺术的典型是以典型的叙事结构为背景,以典型人物形象表现为主,演变到当下出现了大量把日常生活场景,普通市井人物作为表现主体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后现代语境中典型演变为他者的形象,对“典型”的“英雄”身份,和纵深环境加以解构,他者走向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后现代极力消解的艺术生活的界限,使二者的关系越发变得模糊,这些表现他者形象的艺术作品屡屡获奖,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了这种变化,批评家们的观点——尤其是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概念,已经有了新思考和认识。“他者”的形态表现,典型人物不再一味是被概括提炼的形象,也可以是寻常百姓普通的“小人物”,典型环境也不再是既定的波澜壮阔,而可以是普通生活中的一角。究其实质,随着后现代对艺术身份的解构,使当下语境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被大大消解,使“典型”与“非典型”的关系重新定位。 
  五六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是文艺界的主流,当时文艺界倡导的批评话语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介于特殊历史的环境,“政治文化意识以强大的历史惯性发展成为历史文化规范,”… 出现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大力宣传时代精神,共产主义思想。后来经由文化大革命,艺术彻底成为政治的工具。无论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还是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都以政治斗争为中心,现实主义沦为了伪现实主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渐行渐远。 
  80年代初,现实主义曾有过短期的复苏现大连大学孙毫二。九年竺期象。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一度产生了不小影响。随着 1985年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量涌进,现实主义又曾在历史上的政治作用而被边缘化,渐渐淡出主流地位。但仍有艺术家和理论家坚持着现实主义探索并对创作中体现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王仲先生说,“现实主义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创作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元创作方法,因为它最直接地紧扣着并解决着艺术的基本问题——艺术创作活动与客观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  随着现代与后代主义的影响,精英意识的逐渐消解,大众文化理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题材,又逐渐走进现实主义家的视野成为表现的对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被大大拉近。
  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消解,艺术批评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批评家在人文范畴的思考,关注他者,关怀他者就成了引导方向。尤其是在那些诸如上文提及的关注普通人生活的作品中。这与艺术家的参与意识密不可分。在现代和后现代理论涌人中国的时候,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时期,现代性的某些特质很快地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个人主义的承认与发展,个人主义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个人主义也使人沉溺于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冷漠,使社会生活平庸化,平面化,公式化。”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主义性质,体现为对公共领域中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引导艺术创作对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关注,重视人文范畴的思考,就成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批评家杨卫指出了此类作品的意义:“深刻的艺术也许在表面上不一定是刺激的,但却一定能够打动和唤醒我们的心灵。” 
  其次 ,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还体现在对文化的思考上。尤其在对日常生活,日常小人物的大量反映上,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作者通过那些小人物的疑惑表情传达出来的对当下西方工业文明涌人中国后给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带来的疑惑和不解。这就体现了作品中的文化冲击与对抗。随着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传人与发展,西方式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借用“艺术 ”的形式,大量地涌人中国的思维方式中,造就了一批用西方眼光来看待问题的中国艺术家。这样一来,传统的文化,就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大量融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即“经过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学观念的过滤”,被大大地中国化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总是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传统文化始终是这一艺术表现方式的根基。而当下现代后现代语境中,尤其是现代主义对传统的破坏和否定,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传统的文化精神。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否定和摒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批评家在对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研究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范畴的意味,李倍雷先生指出:“中国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是建立自己的艺术话语现代系统,立足点只能是在 自己的传统文化根脉之中,其他文化无法取代也不可能取代 自己的文化系统。”由此可见,注重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对现实主义创作进行引导,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又一个重点。 
  最后,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的批评还体现在对叙事性文本分析的加强上。当下的现实主义,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文本叙事主导,对文本的分析与政治风向紧密相连。也不同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无风格,无深度,解构元叙事”对叙事性采取遮蔽。当下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对社会公共领域事务的参与,对人文,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使文本自身叙事性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所以,批评家们对文本叙事的解读给予极大重视。同样,因为批评中对叙事解读的重视,使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下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下把叙事性这个本身特质不断发展。利奥塔说:“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叙事功能正在失去它的运转部件,包括他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的 目标 。” 而现实主义的叙事性正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根本,“现实主义与宏大叙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就意味着直接冲击了现实主义的根本。艺术家们当下对现实主义叙事性的保护担负着维持现实主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