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经济 > 其它相关 >

试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时间:2010-11-11 09:49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论文关健词:经济文化落后国家 农业现代化遗路
  论文摘要: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各国遇,的共同难题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邓小乎探索了一条成功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着手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把小农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遇到的最艰难的问题。对此,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走过弯路,有沉痛教训,提出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新思想、新理论.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先从农村开始,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初步探索了一条成功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历史经验,观察新形势,研究新向题,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农业建设新路子,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根本性突破。
    列宁是第一个具体、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伟大思想家。他在探索改造小农经济的方式、方法过程中遭受了挫折,但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农业发展的正确思路。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没有经验借鉴,在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紧要关头,列宁采取了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方式,把农民的全部余粮都由政府强制性地统一收集起来,禁止商品贸易,对主要消费品实行统一的分配制度。实践的结果尽管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但由于这种政策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饥饿、寒冷和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曾在战争中积极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农民,因对“余粮收集制”和‘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全国乡村有一百多处发生了农民暴动。残酷的现实宣布了直接过渡的方法在经济文化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行不通。
    为了克服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转向了以粮食税为突破口的新经济政策他分析认为,像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农民是“决定因素”,如果忽视这一事实,忽视他们的经济利益和要求,要在国家和农民之间建立正确的经济关系是不可能的。
  为此,列宁从俄国农村实际出发,经过广泛调查和反思,终于发现合作社组织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把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力杠杆。他认识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朴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心二。因而,“合作化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合作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要是完全实现了合作化,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站稳了脚跟。列宁在不懈的探索中,提出了俄国农业改造和发展的新思路,即尽可能地对农民让步,允许农民自由贸易,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适应小农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进行一场文化革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指出:“完全合作社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正是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可见,列宁从改造小农入手,首先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路是十分明确的。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个原本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他在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从所有制的急速过渡和迅速消灭小农经济入手,把国民经济转向了迅速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的运转体制,走上了一条以工业为中心、以农业高积累为工业服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大伤了农业的元气,使苏联农业遭到了严重破坏。
    斯大林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石。他对发展生产力的这种渴求,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来自于对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捍卫。他经常提醒人们,“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他认为,重工业在大工业中起着决定作用,不发展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任何工业,不可能促进俄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此,斯大林选择了借助于国家力量强行积累和优尧发展重工业、建立独立工业基础的思路。实际上就是通过剥夺农民和压低人民消费的办法实行工业原始积累,让农民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家出售农产品,靠农业的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正是建立在这种发展观的基础上,斯大林于1927年果断地中止了列宁倡导的逐渐过渡的方法,进行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农村用行政命令成立集体农庄,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推进农业集体化。通过集体农庄的不断升级,消灭小农经济,向全民所有制经济过渡。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有制方面的冒进,带来了一时的繁荣。但长期执行的结果,背离了农业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最终拖了苏联现代化的后腿。应该说,这种模式作为一时的必要策略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斯大林担任苏联领导人的整个时期一直延用这种发展模式,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史的悲剧。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从彻底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开始,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更受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没有完全跳出苏联模式,没有真正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尤其是他晚年的重大失误,减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毛泽东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建国前夕他就认为“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土地革命基本完成后,如何把农民和分散的、落后的个体经济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