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哲学 > 思想哲学 >

试论邓小平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路及意义

时间:2012-01-10 10:03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邓小平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国政治的文明发展,并对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文明发展理论,对促进中国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邓小平政治文明发展理论是从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角度提出的,重新温习邓小平的这些理论,可以确保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化、促进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关键词:邓小平 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以来十分关注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对中国政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政治文明”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之后才日趋明朗化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此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被人们接受并广泛宣传。实际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政治文明”是在2001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而它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1844年11月马克思所写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在这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已经涉及到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内容,列宁也曾提及“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等概念,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视。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政治有文明与野蛮之分,所以我们才提出了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我们知道邓小平并没有直接使用“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但是却有许多关于促进政治发展的论述,这些可以看作是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重温邓小平的这些理论,可以对我国目前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国家长治久安产生深远影响。
一、邓小平从社会发展角度提出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发展”贯穿于始终,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可见,只有发展,中国才能实现目标规划。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指经济上的,还要包括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政治发展,可以为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就指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只有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所以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政治、促进政治文明的措施正是出于社会全面发展的考虑。另外,要保证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必须有稳定的环境,从历史看,不论是政权更迭频繁还是战争频发,都会带来经济萧条、社会发展缓慢的恶果。所以,邓小平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他说:“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这里的“稳定”,主要是指政治环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的初衷:为了保证发展,必须有良好、稳定的环境,也就必须促进政治的进步和进行政治文明建设。
从理论角度上来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当上层建筑妨碍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自觉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调整政治上层建筑,实际上也就是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可见,在当时,邓小平为保证社会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视政治的文明发展。
二、邓小平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思路
邓小平一直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二大上把“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就体现了邓小平要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决心。另外,邓小平在1986年视察天津时也曾提到“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在邓小平看来,进行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在任何时候为了谋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必须“讲政治”。为此,他提出一系列主张,这些坚定了我们今天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信念和前进的方向。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制度,实现民主的制度化
如果说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那么邓小平同志在这一点上恰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随后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又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选择。针对某些人盲目崇拜西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度的现象,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或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所以他提醒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如果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抽象地空谈民主,那就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造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彻底破坏,造成四个现代化的彻底失败。”换句话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民主、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以及西方民主并不适合我国,我们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充分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随着民主的发展,人民群众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我们必须坚持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民主的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中之重,在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更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民主法律化
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历来都是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的,他在198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作了《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讲话,其中指出“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用法制来解决,由党直接管不合适。”“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邓小平认为,法律问题要由国家和政府管,党不宜干涉太多,否则不利于在全社会树立法制观念。可见,加强法制建设,要靠社会每个人的努力,但首先应从党自身做起,而且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法治社会,必须遵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正确思想的提出为防止党的腐败,保证党员的公正廉洁铺垫了良好的理论基石。同时,邓小平还对如何加强法制进行了探索,他说“现在这么多青年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高度重视法制的建设,并由此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另外,邓小平还提出民主基础上的法制,提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邓小平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邓小平对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先,政治文明有国别之分,但是却没有国界,它并非哪一个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如邓小平就借鉴西方的干部任期制,他曾这样作了对比“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退休制度。比如军官,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是到六十岁退休。不过他们退休后可以在民间就业。文官,比如日本的外交官员,就是六十五岁退休,有的年龄更小。看来,我们也需要有个年龄的限制。”但是这种借鉴要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加以比较,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才能有利于我们建设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进步的政治文明。对此,邓小平还做了展望,他说:“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其次,政治文明建设首先是政治文明主体的建设,如果政治文明主体的素质不能有实质性提高,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就会落空。凡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活动的人都是政治文明主体,政治文明主体是政治文明的创造者、建设者和承载者,所以,要建设政治文明的社会,必须使政治文明主体建设落到实处。邓小平主张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发展科技、重用人才,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体现了政治文明的最高境界。
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邓小平提出一系列丰富的内容,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对“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大篇幅的阐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些都是对邓小平政治文明思路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的政治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和前进道路。

参考文献:
1.《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王振亚等著 人民出版社
2.《论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色》曹玲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3.《试论新时期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的深远意义》沈阳干部学刊 2007年第1期
4.《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秦宣等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