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艺术 > 美 术 >

高职高专幼师专业美术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7-08-11 09:5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我国当前的教育已经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美术课程的设置,以不断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的不足,寻找新的思路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
  
  一、 当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发展现状
  
  1.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正确引领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还要时刻拥有创新的意识和学习的激情。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这样的优秀教师屈指可数,优秀教师的缺乏使得整体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专业化的人才的引领以及积极创新的活力,严重制约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实践与发展。
  
  2.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美术课程不同于语、数、外等学科,它对学生的实践要求较高,需要兴趣的培养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而在高职高专中,美术教学的内容还停留在过去,填鸭式的讲解基础知识,内容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不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进行美术的学习,长此以往兴趣也大大丧失,抑制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3.教学模式传统而老套,影响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粉笔与黑板就是讲课的重要工具,这样的课堂通常都比较沉闷,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严重错误认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下学生的作用,加强互动。而高职高专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实践。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与实践的注意事项
  
  变革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是当前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当然在改进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要明确美术教学课堂设置与实践的目标
  
  当前更加注重的是素质教育,不仅学习成绩优秀,更关注的是综合能力的水平。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实用性教学的学校要明确自己的站位,美术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上是一门必修课,所以就要拿讲解必修课的态度来,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扎实练习这一基本功。区别于普通美术课程设置,多注重即兴绘画能力的养成。
  
  2.根据学前教育特点,谨慎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科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的要求。美术作为一门提高审美能力的课程,在内容上需要适当加入一些有关美术鉴赏的知识,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美术是为了以后可以在幼儿园中知道儿童进行绘画,所以内容涉猎要广泛,加强简笔画的练习。注重高素质的培养,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未来的就业。
  
  三、 高职高专学前美术课程设置与实践的探索
  
  1.配备优秀教师队伍,推进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合理开展
  
  要想保证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正确实践,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关键。学校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教育,融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通过高素质的教师的引领,着重培养专业的学前教育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2.以职业的实践为依托推进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幼儿教师,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从这一点出发,加强对幼师这一职业的职业化教育。美术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幼师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些简笔画、手工制作都是幼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就要着重于这些技能的训练,区别与普通美术课程的不同,帮助学生顺利的进行未来角色的变化。
  
  3.课程设置与实践的模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直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设置中,教师要适当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多媒体设备设施的使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寻找美术作品等,丰富多样的教学的不同模式会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进行形成对美术学习的认同和信心,从而促进美术技能的提高。
  
  总而言之,美术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快速度改进课程设置和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不仅配备高素质的师资团队,还要进行专业意识的培养,逐步增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更加完备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诚惠。欣赏美,绘制美--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创新策略。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z2)。
  
  [2]李小波。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探索。《美术大观》。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