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艺术 > 艺术理论 >

浅议小学美术和谐课堂

时间:2011-07-25 11:29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上好美术课,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在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是我在工作中常常思索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根据《课程标准》,浅议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美术课堂。
  一、明确课标要求,努力储备知识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学习活动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这四大领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构成了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造型、表现是基础,设计、应用是延伸,欣赏、评述是升华,综合、探索是提高。学生假如有了造型、设计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熟悉艺术品,通过欣赏和探索,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创造美好生活,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发展道路。
  教师在接手新学期教学工作时,要先通览全册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假如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
  二、下足备课功夫,精心预设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优化,即对教材的优化。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不适合本地学生或深浅不太合适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删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难易适合的教学目标,并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出发,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要预备好教具。美术课的目的在于引导,教给学生准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熟悉美、鉴赏美的能力。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预备好范画,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一定要从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等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讲、多说、多谈感受,并作适当指导与补充。教师教得多了,学生的思想就轻易被束缚。教师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艺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准确指导和补充,以备学生绘画技巧的不足。
  三、留意师生互动,生成出色课堂
  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中央环节,也是教学目的实施的过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创意,以鼓励为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对学生来说,爱好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感受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注意观察与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实感,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可给学生一个当小老师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教学生。讲台上的学生尽力表达,下面的学生听得很认真,想找出不足自己上台去补充,也当一回小老师。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肯定和补充不足,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产生发挥与表达的愿望,趁热打铁让学生作画,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动手给他修改,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改,久而久之就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使全体学生一起进步。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相信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范画对孩子来讲是最直观的学习。一条条柔美的线条在教师的笔尖飞舞;一个个绚丽的色彩在教师笔下流出,这就是范画的无限魅力。但应明确教师范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激发学生更好地表现,所以教师的范画应有所侧重。如:可以在预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构思、添加,师生共同完成范画。也可以在课堂生成过程中,示范学生忽然形成的奇思妙想,通过教师的范画使其更加丰富、生动。这样的范画环节避免了学生因为教师的课堂示例而一味地模拟,失去个性创作的美术学习弊端。
  教师要善于发动和鼓励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来进行美术学习的制作活动,既补充配套材料的不足,也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掘美术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的方式,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回答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问题提得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练习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的提问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经过一翻思索才能回答。在思考的时候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考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锻炼。要在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处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同时提问的内容要有思考的价值,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必须是经过细致地思考,经过多种方法的综合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和结果。有的时候问题在课堂上不一定能立刻解决,因为有思考的价值,学生在课后还能自己去思考。这样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提问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拓展。
  四、在评价中体验,在小结中升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充分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作业评价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课堂进行小结。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回顾本课的重难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楚的理论知识。课后小结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来进行,让学生自己点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讲一讲这幅画好在什么地方、表现了本节课所学的什么内容、这位同学是怎样用画笔来表现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既使学生重新回顾了所学知识,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又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五、个性教育需要教学机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光有充分的准备和详实的课堂设计是不够的,因为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的课堂问题。所以,教师除了有充分的准备,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地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解决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用教学机智调动起轻松舒畅、和谐有效的课堂气氛。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创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获。”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