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英语教学 >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时间:2013-07-17 13:5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网络数据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回顾了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状况。统计数据表明,自多模态话语理论引入中国,学者们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包括多模态教材、多模态教学以及多模态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研究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发现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多模态  英语教学  研究综述

Research review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in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Liu Juan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in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the data retrieved from Chinese Academic Net Database. The data show that in the past ten years since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introduced into China, Chinese scholars in teaching research have made an extensive and deep research, including multimodal textbooks, multimodal teaching, multimod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in the research and to suggest future research orientations.

Key words: Multimodality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review

一、 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上个世纪末才兴起的新兴学科。法国符号学家R. Barthes是最早对多模态话语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之一, 他于1977年发表了论文《图像的修辞》,分析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Barthes是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图文关系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带有浓郁的符号学印记。目前国际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流派有:社会符号学流派,包括O’Toole, Kress, Leeuween, Lemke, O’Halloran等;交互社会学流派,包括Scollon, Norns, Jewitt等;认知学流派,包括Forceville, Holsanova等。
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关注始于2003年李战子发表的论文《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该文详细介绍了Kress & Leeuwen 的视觉语法,并指出了多模态话语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此后,国内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将简要回顾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 展望该理论的发展前景。

二、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03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网络数据出版总库,按照主题词“多模态”进行搜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确定与多模态话语理论相关的论文。通过对数据库的搜索发现, 截止到 2012年 9月底, 国内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多模态话语理论研究的论文共有212篇。
目前国际上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大致涉及四个领域:模态本身的研究、模态间的研究、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和软件开发、多模态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我国的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根据数据分析,这 212篇论文中,关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共有184篇,占总数的86.7%。

三、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模态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多模态读写能力,与多模态读写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教材的多模态语类分析、多模态教学设计、多模态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现代技术等(辛志英,2009)。根据统计分析,在这184篇关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中,对教材的多模态分析的研究只有6篇,关于多模态教学研究的论文有170 篇,关于教学环境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共8篇。 

1. 多模态教材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对于如何编写多模态性外语教材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刘明,胡加圣(2011)讨论了大学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发展趋势、设计原则和技术特点。张德禄,张淑杰(2010)探讨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教学形式的高技术化、综合化、个性化、能力化及多元评价,并指出了多模态性教材编写的制约因素。陈瑜敏(2010)以社会符号学视觉情态理论为框架,结合外语教材语篇中的多模态特征, 探讨情态分析在教育语篇研究中的应用。陈瑜敏,黄国文(2009)指出合理运用多模态符号资源,可以解决语言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表明,我国的学者对多模态教材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指出了多模态教材的编写原则,以及多模态教材使用和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克服这些问题,是对于未来多模态教材研究的重点。

2. 多模态教学研究
    目前多模态话语理论应用于教学中的研究涉及到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以及多模态课堂中模态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徐畔(2012)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利用改编电影及其他教学手段进行多模态教学,调动学生多模态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多模态地解读文学作品,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王惠萍(2010)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指出教师需要明确指导,学生需要有的放矢的实践,并充分利用语篇外的多模态资源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谢竞贤,董剑桥(2010)分析了在多媒体和多模态条件下如何进行听力文本的选择和听力任务设计。葛俊丽,罗晓燕(2010)从理论框架和教与学的模型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多元识读教学法,并指出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分析表明,我国的学者充分认识到了多模态话语理论的指导价值,将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外语课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念的反映。张德禄(2012)探讨了多模态选择的资源、过程和结果,建立了多元读写理论框架以及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培养框架。袁传有(2010)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师多模态地教、学生多模态地学、师生多模态地评估的教学理念,并在法律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论证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史军华(2012)建构了大学英语课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明确指导、多模态示范和设计情景任务进行多元识读和多模态交际,学生发挥主动性实现多元互动,实行师生互评和自评的多模态化综合评估。分析表明,我国的学者已经尝试把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张德禄构建的多元读写能力的教学培养框架为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袁传有的三位一体的“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是对多模态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史军华建构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对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实践论证。
对于多模态教学的教学效果的研究,我国的学者主要是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式。吕文鹏,侯晓蕾(2012)以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依据混合学习理论,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利用课堂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方式,进行了为期两学年的教学实践,论证了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王梅(2012)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多模态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读写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石锐(2011)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多模态化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付蓓(2010)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多模态化写作教学模式的认知意义,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论证了多模态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策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巧。分析表明,我国的学者在把多模态话语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也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这种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这种实证研究为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同时,我国的学者也注意到了多模态课堂上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顾曰国(2007)曾经指出,多模态学习像把双刃剑。处理好可以把学习者的注意力真正集中在知识点上,以达到强化记忆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处理不好相反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发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的干扰,导致瞬间“热闹”而事后“空空”之感。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多种模态,是多模态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张德禄,李玉香(2012)以一堂英语课堂教学示范课中的课堂话语为语料,分析了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中不同模态之间的配合与协同,说明同一模态在不同教学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教学中对模态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教学目标来确定。张德禄,王璐(2010)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中,不同模态之间是如何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出教学的主模态是口头话语模态,其他模态都是对他的补充、强化、优化。刘靖(2011)分析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模态耦合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模态耦合,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各模态之间是一种和谐互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分析表明,我国的学者对多模态课堂的研究已经非常细致,充分认识到了多模态教学过程中,模态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将有利于多模态话语理论与教学更好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 多模态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研究
统计数据中关于多模态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研究的8篇论文中,有4篇是关于多模态PPT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他分别涉及到了多模态环境的构建和教学资源建设。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研究中,多模态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此外,关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网络多模态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多模态试卷分析、四六级机考的多模态研究等方面。

四、成就和不足
纵观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总体上趋于良性发展,并呈现出如下特点:首先,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涉及到了多模态教材研究、多模态教学研究、多模态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研究。而对多模态教学研究又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学中各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这些研究组成了多元的研究视角。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为论证多模态教学的有效性,绝大部分研究都使用了实证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都使用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形式,多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
但是,从已经发表的212篇论文来看,我国的学者大多数是在应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对该理论拓展性研究并不多。另外,从搜集的数据看,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并不多。随着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将是一种趋势。

五、 结语
从统计分析看,多模态话语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研究数量,还是在研究领域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是成果斐然: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辛志英(2009)指出,“今后需要加强多种模态组合的研究,探索各种模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随着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跨学科的多模态研究将是一种趋势。此外,多模态话语分析也离不开对多媒体的分析。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多模态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的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会更加细致、系统,使之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我国的英语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中国外语,2009(1):24-30.
2. 辛志英. 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 社会科学辑刊,2008(5):208-211.
3. 辛志英. 多模态研究综述. 功能语言学年度评论,2009(1):23-34.
4. 李战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外语研究,2003(5):1-8.
5. 刘明,胡加圣. 大学外语视听教材的多模态化设计构想及要求分析. 外语电化教学,2011(2):
6. 张德禄,张淑杰. 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编写原则探索. 外语界,2010(5):26-33.
7. 陈瑜敏. 情态分析在多模态外语教材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外语教学,2010(1):69-72.
8. 陈瑜敏,黄国文. 话语多声互动的多模态构建方式解析——以语言教材话语为例. 外语电化教学,2009(6):35-41.
9. 徐畔. 多模态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基于电影的多模态特征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63-166.
10. 王惠萍. 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 外语界,2010(5):30-26.
11. 谢竞贤,董剑桥. 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2010(6):9-13.
12. 葛俊丽,罗晓燕. 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 外语界,2010(5):13-19.
13. 张德禄. 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外语研究,2012(2):9-14.
14. 袁传有.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初探——复合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 山东外语教学,2010(4):10-18.
15. 史军华.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架构设计. 教育与职业,2012(14):100-101.
16. 吕文鹏,侯晓蕾. 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英语专业师范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 电化教育研究,2012(5):91-97.
17. 王梅. 多模态与多元文化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外语教学,2012(1):66-69.
18. 石锐. 多模态化大学公共英语读写课教学的实证研究. 教育与职业,2011(33):113-114.
19. 付蓓. 多模态化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意义.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8):148-149.
20. 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 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1.
21. 张德禄,李玉香. 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39-43.
22. 张德禄,王璐.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外语学刊,2010(2):97-102.
23. 刘靖. 传播生态学视域下的外语学习模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