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教育 > 基础教育 >

如何建构和拓展小学生的认知结构

时间:2013-04-17 14:2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建构和拓展小学生的认知结构:1、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2、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3、发挥比较的辨析功能;4、充分利用元认知的梳理功能。
关键词:建构、拓展、认知、结构

第一次执教重叠问题一课,是2012年4月在泉州市级课题研讨会上作课。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同学们排队,小明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还是第5个。这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1、先指名学生说;
2、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图形或算式表示出来?
3、根据学生写出的算式,引导他们在图中圈出两个“5”,得到集合图的初步模型。
(二)引导探究,建构新知。
1、课件出示:三(1)班第一小组同学在一次期末测验中,语文成绩得优的有5人,数学成绩得优的有7人。这个小组得优的同学可能一共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可能有几种情况?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以“有2个同学语文得优,数学也得优”为例,进行探究。(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摆数学卡片;(2)引导学生圈一圈然后列出算式;
4、探究:除了2个人重复以外还可能有几个人重复?
(三)数学文化渗透:介绍韦恩图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1、指名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重叠问题。2、老师介绍。
(五)课堂练习。
(六)全课总结。
在研讨中专家及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能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2、体现了“利用数解释形”,了新课标中“几何直观”——即利用图形描述和解决问题。
3、问题是否过于开放?如主例题中,没有对学生得优情况作详细介绍,是只能有一科得优或是两者都可?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现较多的不确定;
4、策略的调整上:在出示题目后,是否可先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补充条件,如此处理问题是否更具实效?
5、认知冲突的程度不够强烈:在安置2号和3号是归语文组还是数学组时,由于学生认知冲突度还不够,而面对此学情,教师急了一点,没有对学生的认知冲突再催生,而是直接把2号和3号推至两组中间帮助学生解答,以致于认知效果不佳。
6、表述的引导上:如果能利用“只有……,只有…有几人,既有语文又有数学得优的有几人”的句式帮助学生进行表述,将使学生对重叠的意思理解得更为透彻。
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我对教学进行了了调整。第二次执教本课是2012年5月在泉州市骨干教师风格课展示活动当中作课。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谈话: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去看电影,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但工作人员却让她们顺利地进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请看大屏幕,告诉我这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3个学生)
师:奇怪了,你们加法学过吗?(学过)那5加5不是等于10吗?怎么就会是9个同学呢?(2个学生)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算式表示出来?让同学们看看你是怎么想的?请2个同学到黑板来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师:好的,同学们这个很重要。你告诉我,这个5在哪里,这个5呢?好的,这2个5我找到了,可是这个1呢?刚才谁说10来着,为啥要减1呢?还是请你(错的同学)来说说吧。
师:有了刚才的经验,我们能够自己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吗?(课件)
师:别忙着举手,先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再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好的,现在我们就来听听,谁的答案最精彩。
……
(与学生交流,5+7时摆出卡片1到12)
师:你们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有)但是问题没这么简单,还会是什么情况呢?你来说。(学生)
师:好的,也就是说只告诉这两个条件够不够?还需要什么?(学生)现在我们老师告诉你,当时在调查时其中有2个同学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梨,那么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卡片我该怎么摆才好呢?(引导学生摆)
……
师:喜欢吃苹果的5个人在哪里?鼓欢吃梨的7人在哪里呢?
师:你来指一指这个5是指?这个2呢?这个5又是什么意思?
……
师:好的,同学们,这事还没完呢!除了2个人重复以外还可能有几个人重复?(学生)……真的会是这样的吗?
师:看这里,课前余老师特地准备了两个圆片,我们用小点的来代表语文得优的5人,大点的代表数学得优的7人,请两个同学来演示演示,不重复时是什么情况,重复时又会是怎么呢?来你来(2个学生)
(学生演示,老师边说)
师:好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左手的小圈代表语文得优的5人,右手的大圈代表数学得优的7人,把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不重复,重复1个、重复2个、重复3个、重复4个、重复5个。
师:真好!张开眼睛吧,你们能用两个圈,把我们刚才一起感受的几种情况都画出来吗?(学生画)
师:大家看,这个同学的作业真精彩呀!(展示学生作品2个)
师:用心的同学都看得出来,其实这里无非就这几种情况,不重复的,重复不重复,重复1个、重复2个、重复3个、重复4个、重复5个。如果要分类的话,你准备分为几类?(学生)是啊,其实就三类不重复的,重复的,全部重复的。
 师:啊呀,这图啊,关于这个图谁想说点什么吗?(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以前,有人和我们同学们一样喜欢动脑筋思考,他们就是瑞士数学欧拉和英国数学家韦恩,他们最早想出了用这样的图来表示重叠,既简洁又清晰,所以后来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把这个图形叫做韦恩图、 集合图或者欧拉图。
师:好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重叠问题,刚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喜欢吃苹果的几人,喜欢吃梨的几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梨的几人,小组一共几人对吧?你们想过没有?在生活中,还有象这样的重叠问题吗?(学生说)(出示课件)
师:看屏幕,计算盖住桌面的面积有多大,笔和笔套的关系。
师:看来在生活中,到处都有重叠问题,只要我们弄懂了它的道理,其他问题我们怕不怕吗?(不怕)
师:很有信心!(课件练习)
师:先判断下面的问题是不是重叠问题,再列式计算。
通过两度执教本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有意建构及拓展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数学学习活动又是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本课我以“排队问题:同学们排队,小明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还是第5个。这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引入”,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数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新知。
二、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小学生认知结构水平和心理特点,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件出示:课前老师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喜欢吃苹果的有5人,喜欢吃梨的有7人,已知每人至少喜欢吃两种水果中的一种,你知道参加调查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以“有2个同学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梨”为例,进行探究。
(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摆数学卡片;
(2)引导学生圈一圈然后列出算式;
(3)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思考。
4、探究:除了2个人重复以外还可能有几个人重复?
(1)指名学生回答,并逐步引导;
(2)用两个圆片进行演示;
(3)学生用数学书和练习本代替两个圆片比一比,将知识内化;
(4)学生画图;
(5)展示学生所画的图,引导进行分类;
(6)老师小结,并在黑板上贴出三种不同情况的模型。
使学生在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认知结构。
三、发挥比较的辨析功能
比较是一种确定客观事物的异同与联系的思维过程与逻辑方法。在新知教学完后,我增加了一个环节:先判断下面问题是不是重叠问题再进行计算。如:一班有55人,二班有52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第一小组共有同学13人,订阅《数学王国》的有10人,订阅《作文天地》的有9人,已知每人至少订阅两种杂志中的一种。问这两种杂志都订的同学有多少人?进一步促进了数学知识间的融合,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系统化的数学认知结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元认知的梳理功能
就这节课的教学而言,解决了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有多少?学生求得了答案,并不是教学的结束,而是要将解题经验、问题意识、采用成功的策略纳入认知结构,才能使整个认知结构功能得到重整和完善。比如在渗透了韦恩图的数学文化后,老师提出: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重叠问题吗?并根据学生的想法适时专进行引导,相机介绍两个正方形重叠后的面积以及钢笔重叠了几厘米等。是啊,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在课上教得完吗?今后要是遇到其他的重叠问题我们能自己解决吗?学生都说我们今天掌握了方法,不管遇到什么重叠问题,都能举一反三。听课老师高度评价说:这样的课真正给了学生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