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学 > 古代文学 >

悲喜狂歌皆为生死大义——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时间:2011-12-07 11:05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说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 的一封信,这封信既向好友表达了自己的心曲,也阐述了其生死观。那么,司马迁的生死观 有哪几方面的内涵呢?在《史记》中如何表现的?本文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解读司马迁的生死 观。 关键词:司马迁 生死观 理想观 奋斗观

一、面对死亡,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观。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触怒了汉武帝,被以“沮贰师”与“诬
上“的罪名判处死刑。按照汉朝的法律,有两种办法可免去死刑,一是交钱,二是接受宫刑。司马迁家境贫穷,无法凑齐巨额钱财,只得接受宫刑。在这种奇耻大辱面前,司马迁痛不欲生,但反复思量后忍辱活下。他在《报仁安书》中说:“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明确地表明,他活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那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从司马迁的悲剧遭遇中,我们不难看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是他的终极理想。司马迁也将这一理想寄托在自己笔下的人物身上。为此,他赞成韩信的忍受胯下之辱;伍子胥的弃小节,背父兄,去国远逃;勾践的卧薪尝胆。他在《伍子胥列传》中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于江上,道上乞食,志岂须臾忘郢耶?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热情讴歌了那些忍辱负重,以实现人生价值的生。
二、坚忍不拔,战胜挫折,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奋斗观。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大都是一些勇于进取,敢于奋进,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勾践会稽军败,苟且偷生,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振兴越国。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兴修水利,安抚百姓,内定中原,外抚四夷,秉承尧舜的仁政,传延清明的政治,以仁德教化人民。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将齐国治理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节省俭朴,亲躬理事,直言劝谏,秉公办事,匡扶正义,坚持真理,礼贤下士。司马迁不仅充分肯定了这些历史上轰轰烈烈、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的英雄们,对那些身处逆境、身陷险境依然奋发不已,百折不挠追求生命价值的不幸人物,同样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敬仰,将他们视为激励自己的榜样、楷模。他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大量遭遇祸患,却意志坚定,努力拼搏,为理想孜孜以求的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布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他们或崇高,或平凡,或普通,或伟大,或功成名就,或身败而死,但其表现出的种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九死不悔、努力奋进的精神,启示司马迁在受宫刑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价值,终于选择了隐忍苟活,完成了《史记》。司马迁个人的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永远给我们以激励、感召,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人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三、追求名节,崇德尚义,以身殉国,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司马迁既赞扬“舍小义,雪大耻”的生,也不反对不甘屈辱,保持名节的死。为此,他高度赞扬了屈原一生追求个人道德的美好和完善,追求个人气节的冰清玉洁以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最终以死殉理想的伟大人格。“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与屈原有着何其相似的人格,处境和遭遇:人君疏远,备受打击,怀才不遇,英雄失路。正因为惺惺相惜,司马迁对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却“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不幸遭遇给予极大的愤慨和同情。《史记?屈原列传》中写屈原死前的形貌以及同渔父的对话,令人心酸,为之动容。“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内心煎熬,何其至矣!“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与世决裂,心何坚也!试想,屈原生活于三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司马迁生活于西汉,比之晚几百年,他何曾见过屈原的容貌,听过其死前的誓言,无疑这是一段想像,恰恰是这些想象的细节,让我们感知到司马迁对屈原的敬仰,对其伟大人格的赞美。可以这样说,没有司马迁就没有屈原,正是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让我们了解了屈原,懂得了屈原。司马迁肯定屈原的“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做法,跟自己的“辱生达志”一样,都是符合“重于泰山”的生死关的。同样,司马迁饱含深情地描写了蔺相如大义凛然与秦王抗礼,候赢为报答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北向而死”。这些幕义而死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引起人们对于更广泛、更深层的生命价值的思考,从而树立起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人格。
 四、不论尊卑,不分贵贱,秉笔直书,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
 《史记》的人物传记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塑造了另类英雄——失败英雄。有两个典型,一个是陈胜,一个是项羽。陈胜作为一个被贬谪的普通士卒在生死关头作出了不同凡响的抉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于是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英雄奋起,秦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司马迁一再赞扬陈涉的“首事”之功。
 项羽与刘邦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后兵败自杀,命丧乌江。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具有雄才大略,做出过震撼人心壮举的悲剧英雄,司马迁对他所起的历史作用还是肯定的。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仍被看成秦汉之际的中心人物,并将其放在“本纪”之列,说他“乘势起陇亩之中,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号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把陈涉和项羽分别安排在“世家”和“本纪”的做法,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项羽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之际,司马迁怀揣悲愤献上自己挽歌的同时,也赞扬了其从容赴死,知耻向义的英雄本色。
 以上种种人物形象中既倾注着司马迁的爱憎情感,寄予着他的政治理想,又反观着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种思考已经超越了儒道两家对生死的论述,形成了一种以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为出发点 ,珍惜生命又坦对死亡的积极健康的生死观,包含着对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健全发展的追求,放射着英雄主义的光芒。
   “所以我们从《史记》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而勇敢奋斗的豪歌;不是一蹶不振的颓丧,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进取;不是失败的感伤,而是一种胜利成功后的快慰,是一种道德上获得满足的欢欣。”                                    
参考文献 
[1]韩兆奇?史记通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