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谈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中的“文化陷阱”

时间:2012-10-19 09:4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所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词汇空缺现象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充分考虑翻译中与文化相关的诸多因素,避免掉入翻译中的“文化陷阱”。
[关键词]  词汇空缺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词汇空缺现象
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不知道七十年代初美国总统Nixon制造的“水门事件”的史实,我们便无从了解Watergate, 现在用来泛指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看来,Watergate由特指“水门事件”到泛指丑闻这一现象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空缺。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现象,势必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给回译造成障碍,掉入翻译中的“文化陷阱”。因此,研究有关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二、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 不同的风俗习惯导致出现词汇空缺现象
读过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所译我国名著《水浒传》(All Men Are Brothers)的人,也许注意到在第32回中有这样一句话:武行者心中要吃,哪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 译文是这样的:Now Wu the priest longed much in his heart to eat, and so how could he be willing to listen to this explanation; he bellowed forth: “Pass your wind, Pass your wind”。不难看出译文中“Pass your wind”是由于译者没有弄懂中国文化而纯粹地死译。这样的译文,对外国读者来说,肯定是不知所云,他们定会纳闷,为什么武松在吃饭时,还命令别人给他放几个屁?而对中国读者来说,实在感到荒唐可笑,是纯粹的死译或者说是胡译。其实,这里所说的“放屁,放屁”意为“废话”、“胡说八道”,译为nonsense,或sheer nonsense即可。再比如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被译做sister Aqing,也是个典型的无视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译,其实也是掉进了翻译中的文化陷阱,按照英语习惯,sister 后必须接上女性自己的名字,按西方习惯,应在Mrs.后加阿庆的姓才正确。
以上可以看出,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每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印证,而作为对另一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即对另一种语言的误解或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因为语言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能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而他的这种了解,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都始终是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基础,如果译者没有两种文化对比的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表达,只会掉入翻译中的文化陷阱之中。

2.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                                                                       
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salad这种凉拌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汉语也是如此。在我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所关心的,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否吃了饭,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是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过了吗?”他首先的反映是:“怎么,没吃过你会请我吃?”有时还可能对问话人产生反感,“怎么搞的,一见面就问我吃没吃,没吃有关你什么事?”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比如我们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吃香”be very popular, “吃不消”more than one can stand, too much等等,译成英语就无法一一对应了。
所谓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问题,还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或物。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不少只与使用该语言的人或物密切相关的表达法。比如,在汉语中,有“盘古开天地”之说,其中,“盘古”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幻像,只存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同样,作为西方文化渊源的《圣经》也为西方所独有,而且《圣经》中的人物Cain(该隐)现已引申为“骨肉相残”,为世人所接受,所有这些都已成为欧美人的文化遗产。对中国人来说,这些都是欧美人的文化个性,与中国文化互不相融,在译此类作品时,译者往往要借助文中补充说明或加注解的方法,才能把原意解释清楚。如:若把“东施效颦”简单地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原文的含义就没有译出来,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只有中国读者才理解,因此翻译时必须对译文进行解释性加工,即 “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

3.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欧美人多信奉基督教,且基督教在欧美历史上曾一度占统治地位,教会的势力往往凌驾于国王、君主之上。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上帝和老天爷所代表的东西截然不同,含义也不大一样。尤其是“上帝”这个概念,具有较浓的基督教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容易地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其实,这是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宗教文化而造成的误译。原来,在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十分激烈,旧教规定,斋日(Friday)只许吃鱼,新教推翻旧教的统治后,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则不吃鱼转而成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获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由此可见此句要表达的是John“又忠诚又规矩”的意思。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们厌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褒义表达法。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
    因此,翻译当中,译者还需了解译入语言国家的宗教文化,因为语言与宗教文化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彼此结合的整体,如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会掉入“文化陷阱”中。

三、英汉互译的几种方法
在翻译中,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以下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意译、改编。
1.音译: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时,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如:(汉译英)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
2.直译: paper tiger(纸老虎),lose face(丢脸),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Out of mind,out of sight.(眼不见,心不烦)。
3.意译: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如果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能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空缺”。比如,有许多词以及由这些词代表的思想概念,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我们可采取音译,直译法,同时也可采用意译法,而且意译译文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受。比如:communism,democracy,和proletariat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民主”和“无产者”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同时,由于“共产主义”、“无产者”等完全是按我们汉语的构词规则,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因此,这种意译只不过是属于一种概念的借鉴而已。 
4.改编:所谓“改编”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加上意义补充的翻译,在翻译的“改编法”中,译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汉语的“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译成(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鲁班”变成了“Lu Ban the mater carpenter",否则鲁班究竟是什么人,不知道典故的外国读者就会感到茫然
    总之,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由语言民族的文化特性所决定的,故我们在翻译时,应该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文化之间的类同及差异,掌握译入语有关的文化、社会等背景综合知识,才能避免掉入“文化陷阱”中,从而译出佳品。

 

参考书目:
1、 刘英凯 《符号学与跨文化交际、东西方文化评论》 1989(2)
2、 吴友富主编 《国俗语义研究》  上海外教出版社1998
3、 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外教出版社1999
4、 钱歌川  《翻译漫谈》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