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浅议跨文化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时间:2012-10-19 09:40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民族间的社会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差别使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在翻译实践中,只有充分考虑词汇空缺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困难,并通过一些变通手法对空缺矛盾进行特殊处理,才能获得话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效果,从而译出佳作。

 

 

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词汇空缺”的现象。何谓词汇空缺?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矛盾?本文将对其作出探讨。

一、词汇空缺的定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及思想的差异和变化。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这种现象称之为“词汇空缺”(周玉忠,1994)。如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现在用来泛指“惨遭失败”。这一表达为英语所特有,在汉语中则存在缺失。无独有偶,汉语中常用“败走麦城”来表达同样的喻意,这对于不了解中国古代三国名将关羽兵败麦城之史实的西方读者来说同样是不知所云。由此可见,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现象,不能将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外来词语用本族语进行贴切的转换,就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因此,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二、词汇空缺的原因

 

1.       风俗习惯的不同带来词汇空缺

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态度极其深层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用“猫有九条命”比喻一个人命大,其中不乏有亲昵或赞叹的感情色彩,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指的是“包藏祸心的女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羊是温驯善良的代表,而英国人却用 “goat”(山羊)来指色鬼、淫荡的人,用“black sheep”来指“害群之马”。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们厌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褒义表达法。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

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人们的审美取向上。如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中国人把生孩子、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老年人去世称为“白喜”,因此汉语语言中便有了“红白喜事”之说,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死人也当成一大喜事就会感到奇怪了。因此,与欧美文化相比,把死人称作“白喜”是我国文化的个性。再比如中国人最青睐的数字是“八”,因其发音与“发”相似,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而英语中的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以上例子表明,语言来源于生活,风俗习惯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表达系统,而因此产生的词汇空缺现象,恐怕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2.       物质生活的差异引起词汇空缺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褡裢”这种东西在英美文化中是找不到的,而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却屡次出现这一道具。为了让西方读者理解这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词,霍克斯先生只好从它的功能出发,把“褡裢”译成英美人更为熟悉的satchel “小背包”(Hawkes,1980)。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还涉及到特定语言文化中的人或物。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不少只同使用该语言的人或物密切相关的表达法。比如,在汉语中,有“东施效颦”之说,其中,“东施”为中国传说中的人物,该名字所具有的含义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形象,只存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若把“东施效颦”简单地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原文的含义就没有译出来,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只有中国读者才理解,因此翻译时必须对译文进行解释性加工。杨宪益先生在翻译这一典故时给东施和西施作了注脚,“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Yang1994).这样就能让读者充分理解此成语蕴含的文化内涵,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

3.       宗教文化的区别产生词汇空缺

宗教文化的区别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来可以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其实,这是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宗教文化而造成的误译。原来,在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十分激烈,旧教规定,斋日(Friday)只许吃鱼,新教推翻旧教的统治后,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则不吃鱼转而成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获得了“遵守规则”的意思,由此可见此句表达的是John“既忠诚又规矩”。在中国宗教文化内涵中,“老天爷”是人们心中的神,如果把“阿弥陀佛”翻译成 “God bless my soul”,就是忽视了宗教文化差别产生的词汇空缺,用上帝来代替佛教中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

以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正如Juri 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Juri Lotman & B.A.Uspensky1978)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词汇空缺现象的理解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

三、解决词汇空缺矛盾的翻译策略

 

针对跨文化翻译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现象,译者必须正确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并通过一些变通手法对空缺矛盾进行特殊处理,力求保持原文的语言风貌,又能真实体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当出现词汇空缺矛盾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求同存异法及意译法等。

1.对等直译法:对于人名、地名以及一些新概念如果在本族语里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时,均可采用对等直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它能保持原文的生动形象,又能补充或丰富词汇,使译文新鲜有力。如英语中的kowtow litchitea, ginseng, mahjong等词就是直接从汉语中借去的;汉语中的引擎,马达,沙发,逻辑, paper tiger(纸老虎) dark horse (黑马,指原来不为人所知,意外取胜的候选人或选手)a-stick-and-carrot policy (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等便是直接从英语中借来的。这些对等直译来的词既丰富了相互的语言,又填补了词汇的空缺。

2. 求同存异法:文化差异带来的词汇空缺使翻译要做到绝对等值是不可能的,译者只能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通过添加注释实现求同存异的方法在英译中比较常见。比如,汉语的“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译成 “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鲁班”变成了“Lu Ban the mater carpenter ”,否则鲁班究竟是什么人,不知道典故的外国读者就会感到茫然。

3. 意译法: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这说明翻译以表达原文之意为主,有许多词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我们采用意译法,而且意译译文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受。比如:communismdemocracy,proletariat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民主”和“无产者”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同时,由于“共产主义”、“无产者”等完全是按我们汉语的构词规则,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因此,这种意译只不过是属于一种概念的借鉴而已。

贺麟先生早在1940年就指出:“……某一真意,可用土语向土乡人传达,亦可用京话向国人传达,可用文言与白话向旧、新人传达,亦可用英、法、德文向异邦人传达……翻译之处,即可用无限多的语言去发挥表达之处。”(转引自郭爱先,1998)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带来了困难,但只要我们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文化之间的类同及差异,并通过一些变通手法对空缺矛盾进行处理,词汇空缺翻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参考文献

 

[1]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1998,(5).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

 

[3]周玉忠.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A].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427-434.

 

[4]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Z]. Penguin Books, 1980.

 

[5]Lotman,Juri &Uspensky, B.A.: On the Semiotic Mechanism of Culture, New York History,

(2)pp.211-32,1978.

 

[6]Yang, Xianyi & Glady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Z].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联系地址: 51904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