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政治 > 政治哲学 >

社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启示研究

时间:2011-01-21 09:5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社会发展战略演进依次经历了传统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低碳发展战略四个阶段。分析社会发展战略演进轨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重要借鉴和启示: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科学的战略方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关键词]社会发展战略;历史演进;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杨小军,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  湘潭411105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11-0047-05
  
  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其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体地、历史地和系统地研究分析,在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作出的重大安排和部署。二战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源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社会发展战略的热潮,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我党明确提出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逐渐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多位一体。这表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相应地,社会发展战略也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深入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传统发展战略
  
  “传统发展战略”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战略。“传统发展战略”把社会发展看作一种经济现象,其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这种发展战略的特点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为目标,以工业化为突破口,以政府的发展计划和贸易保护政策为手段,推进资本积累,保护民族工业,从而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应该说,这种发展战略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是颇有吸引力的。尤其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这种战略,似乎是势在必行。传统发展战略的实施的确在一段时期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许多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并且为一些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系统。但是,在后来的发展实践中,这种发展战略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传统发展战略没有真正消除贫困。按照s·库兹涅茨的“u型曲线说”,在一个国家增长的最初阶段,收入分配会趋于恶化,不公平状况较为严重,但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分配状况会自然改善。从多数国家实践来看,这种发展战略和发展理论是不成功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平均分配,GNP完全可以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毫无改善的情况下上升。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增长只使少数人受益,并带来社会的两极分化。
  (二)传统发展战略忽略了资源和环境这个发展向度,造成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传统发展战略认为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人类对它的利用是无偿的,对它的破坏也是无偿的,经济的增长不必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结果是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掠夺性开采和巨大的浪费,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环境污染和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并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传统发展战略偏重物质经济资源增殖而忽视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发展战略以利益原则和效益原则为尺度,把社会全面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加,而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然而,在社会发展实践中,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激化往往相伴而生,社会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增长问题,科技、教育、文化等问题仅用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传统发展战略虽然在短时期内能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因忽视其他非经济的社会目标,导致了犯罪率上升、社会风气恶化、道德沦丧、社会畸形发展等严重社会问题,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
  
  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被现实证明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于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指出,新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只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包括与各个民族的价值及传统相一致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需要,等等。总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强调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人的全面的、综合的、协调的发展过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由人口、自然、经济、科技、政治、教育、文化等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的发展过程,这就必须确保社会的不同构成要素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综合的发展,而不能追求单一要素的突进。比如联合国战后第二个十年发展计划(1970年一1980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改变了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1960年一1970年)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指标,提出了财富分配、社会公平、社会就业、教育、科学、文化、环境以及地区问的协调等目标要求。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高潮。美国人率先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以求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人始终是主体,物质财富只是服务于人的客体。但是在传统的发展战略那里,物却占据了发展的中心位置,经济增长成为社会发展追逐的目标,人的发展却被忽略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战略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经济增长仅仅看作为人的发展提供的一种物质前提、条件和手段,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只是手段,“为了人”才是发展的目的性价值。为此,佩鲁提出了新的发展概念的定义:“发展是通过产品或劳务交换以及信息和符号交流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活动的展开。”就是说,发展意味着“给人温饱,给人关怀,给人教育”。佩鲁告诫人们:“必须牢牢记住,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现代化专家A·英格尔斯也指出,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政治学家则以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来衡量现代性。以往的国家现代化研究中,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就会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现代化问题。结果却事与愿违,经济刚刚起飞,便又沉重地跌落下来。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摈弃了传统发展战略片面用经济增长来衡量一国发展水平的做法,把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人们对发展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也应该看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所关注的基本上是“代内人”,还未涉及到“代际人”,所看到的还只是“现实人”,忽视了“未来人”的存在,缺少一种持续性或长远性的品质。另外,它把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了人自身上,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其结果是为了人的需要造成了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和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作为指导人类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它还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全面持久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认识,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与传统发展战略相对立的,是在对传统发展战略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所指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而不能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其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机会。
  在上述核心思想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含义: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强调发展的优先性。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其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和愚昧。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环境能力有限性的思想出发,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能够长期持续进行。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承担起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地球上各类物种繁衍生息的义务,必须改变以环境恶化和生物灭绝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别于传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强调“代内”发展的平等,而且要求实现“代际”之间的平等。在时间尺度上,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在空间尺度上,强调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包括对不同地域、阶层的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和机会的提供。强调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各国有开发本国资源的权利并负有不损害他国利益的义务,并把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解决。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强调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整体有序的全面发展,其中心主体是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理论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注重人的素质潜能的全面挖掘和提高,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并从人类未来发展着眼,寻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人伦道德观,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共同建设,以满足人类发展主体的全面需要。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置地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纠正过去那种靠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来带动和刺激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只有大量先进生产技术的研制、应用和普及,才能使单位产量的能源、物耗大幅度地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新的原材料,也才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四、低碳发展战略
  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2003年2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还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一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召开了哥本哈根会议,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签署新的协议。哥本哈根大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毫无疑问,它的召开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随之应运而生。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正逐渐取得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向低碳发展战略。简单地说,低碳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把低碳经济放到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作出的重大安排和部署。低碳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以实现人类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耦合。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日本内阁通过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正式将低碳社会作为日本的发展目标。日本的低碳社会计划小组进行了预算,认为到2050年日本可能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进入低碳社会。欧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低碳经济先机和产业制高点。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早在2007年6月,中国就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我国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这就是要力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同时提出了在“十一22”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4月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并落实为政绩和业绩的考核指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治决心和国家意志。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当然,低碳经济自提出以来,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褒贬不一,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和克服。如低碳经济的运行机制、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低碳经济的监测系统、低碳发展的技术瓶颈,等等,这些方面的探索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只有在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五、几点借鉴和启示
  
  传统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发展战略是战后社会发展战略演变的四个主要阶段。这四种发展战略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后一种发展战略吸收了前一种发展战略的优点和长处,是在前一种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割裂开来。社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道路上不懈地努力,也反映了人类对社会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回顾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同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当今社会,随着发展竞争的愈加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跟上时代潮流,不被历史淘汰,或者想不断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必须有一个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社会发展战略。如果一个国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有客观依据的、正确的发展战略,那就会对它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制定的发展战略不正确,或者有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那就会对它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国情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认识,充分考虑资源、人口、技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条件给予足够的认识。在尊重客观实际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采取切实可行的社会发展战略措施。
  (二)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科技、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这就牵涉到一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能否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社会发展战略发展史表明:如果片面强调效率,忽视公平和协调发展,则会出现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畸形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之,如果一味强调公平,忽视效率,社会发展战略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由于效益与公平之间存在着这种反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时,不能只单方面偏向于公平一方或效率一方,正确的目标取向应该是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点”,根据不同时期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目的和要求,尽可能保持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我们目前所选择的统筹发展战略,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因效率与公平的失衡而引起的价值冲突,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最佳发展战略模式。
  (三)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应坚持科学的战略方法。社会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四)制定、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观是发展战略的灵魂和统领,决定着发展战略的性质与调整方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与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个统筹”等等,这是我们总揽全局、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纲领和战略方针。在社会发展战略上,“全面”就是要着眼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协调”就是关注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各个空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而不是各自为阵,相互抵触;“可持续”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自身优势和发展积极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促进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