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浅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简练美

时间:2013-07-10 14:08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浅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简练美

陈韶琼  

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期的伟大文学家,1880年以《羊脂球》一举成名,一生创作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余部短篇小说,其中尤以短篇小说成就最巨,他被法朗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作为较早一批被介绍到中国的法国小说家,他的名篇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在中国至今仍家喻户晓。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其简练的风格是重要因素之一。鲁迅先生认为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短篇小说篇幅有限,要以小见大充分地表现主题则必然要在素材的取舍添减上力求恰如其分,而莫泊桑在这一点上堪称炉火纯青,“简练”是研究者在提及他作品的艺术特点时频繁用到的词。但是,简练不等于粗略,简练不仅是指简洁利索,更有萃取精炼之意。形式上简洁明了,而意义上却深刻精微。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必然是简练的,只有这样,它才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篇幅不长的文字获得最深刻的启发与共鸣。莫泊桑的小说不仅仅只有语言文字体现出简练的特点,在主题意义和情节结构两个方面同样体现出创作者本人简练的作风。

(一)主题意义上的简练

莫泊桑的小说涉及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描绘了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展示了法国广阔天地的风貌人情,然而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场景下,作者所想要表现的重点不是当时的经济斗争和政治革命,而是人性本身,在日常的小事琐事中,揭示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评论会认为莫泊桑短篇小说受自然主义影响颇深,思想内容不深刻,批判力度不够的原因。托尔斯泰曾说过:“恐怕未曾有过一个作家,像莫泊桑那样鲜明而准确地表现了他认为是最崇高,而且提供生活最大幸福的这个现象底下一切可怕方面。他愈益深入这个现象,就愈益揭露它,剥离了它的外壳,留下来的仅仅是骇人的后果及其更加骇人的本质。这个骇人的本质正是他对人性自身黑暗性的品察”。从最日常的琐事和最平常的人物入手,表达了最朴素的爱憎之情,而这恰恰就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哪怕是在金钱社会下人性的种种异化,那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性”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文学描写主题,此为“简”,莫泊桑朴素的选取了“人性”这个永恒而主流的题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反应时代“重大事件”的小说被时间所湮没,而莫泊桑的小说却能流传几个世纪而经久不衰的原因,时代在变,人性却不会改变。莫泊桑是描绘人性的高手,家喻户晓如《首饰》和《羊脂球》,少为人知如《小酒桶》和《魔鬼》,都是对人性描写的绝妙名篇,此为“练”。左拉曾经说过:阅读他的作品,可以让人笑,也可以让人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二)结构情节上的简练

篇幅所限固然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情节紧凑的客观原因,但他本人对题材的取舍得当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曾经说过:“艺术家在确定主题以后,应该在这庞杂无序的生活中提取对主题有用的东西,而摒弃其他一切,摒弃一切枝节。”《首饰》一文的选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说并没有大篇幅去交代玛蒂尔德夫妇在丢失项链之前的整体生活状况,也没有花太多笔墨描写他们在之后的十年里为了偿还债务不辞辛劳的日子, 而是围绕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这几个情节来组织内容,玛蒂尔德向女友借的项链本来就是赝品,但作者并没有让女友告诉她这一点;项链丢失后,首饰商说自己只是卖出了盒子,还项链是女友也没有打开盒子验证,都已经可以看出事有蹊跷,但作者却并不点破;借的人一直不知道项链是假的,物主也一直不知道归还的项链是真的,直到小说最后,作者才笔锋一转,把真相说明,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时髦和爱慕虚荣在当时的社会里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作者的精心设计下,故事读来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发人深省。这与他对删繁就简后的素材进行精雕细琢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一切处于同一平面,事件或是急转直下,或是无休止地延长,但艺术却相反,它应埋下伏笔,安排灵巧而隐秘的过渡,借助巧妙的结构来充分揭示基本事件,而对其他事件则视其重要与否而予以不同程度的突出,使人们深深感受到作者所揭示的特殊真实。” 

此外,莫泊桑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简洁凝练,从来都不是浓墨重彩。他通过描写人物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和特定的情势下自然而然发生的简单的几个动作、神情、举止,来侧面反映人物在当时环境下的内在心理与性格。这种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恰恰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的真相,保留了人物的神韵,显得含蓄却又意味深长。

莫泊桑对场景的描绘也是浓墨淡抹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烘托出气氛。毛姆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在安排场景时他喜欢运用同一手法:他的场景布置得恰如其分,朴素简洁又富感染力,不管是在描绘诺曼底那迷人的风光也好,还是十八世纪那拥塞闷热的沙龙也好,其目的都是一个:情景交融。”

短篇小说受篇幅限制,在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上远不如长篇小说自如。莫泊桑在小说的中间部分不露痕迹却又暗自埋下伏笔,常常借助偶然巧合的事件在情节的转折上起点睛作用,“利用那最恰当的结构上的巧妙,把主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让短短一篇小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尾耐人寻味,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形成了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显著特色。

(三)语言文字上的简练

莫泊桑作品中语言的简练历来为研究者所公认,文学批评家们对他小说的主题意义和情节结构等方面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质疑和挑剔,唯独在语言方面却没有人持异议,一致认为他是古典主义的语言大师。

莫泊桑摒弃华丽多余的辞藻,力求清楚明了,此为“简”,他曾经这样说过:“今天,有人以艺术性文字为名,强加给我们许多稀奇古怪,既复杂又晦涩的词汇。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些词汇就能表达丰富的思想。问题在于清醒地看到字词因位置不同而价值各异。”

他一直遵从福楼拜的教诲,追求最准确合适的语言,此为“练”。他说:“不论我们要讲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达它,只有一个动词可以赋予它生命,只有一个形容词可以修饰它,因此,应该寻找这个字、这个动词、这个形容词,直至找到为止,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使用欺骗手法——哪怕是巧妙的欺骗,决不要玩弄词藻以回避困难。”

小说《乡下人》对两个农民家庭的描述十分精彩:“两个母亲在这堆孩子里勉勉强强可以认出哪些是自己的。两个父亲则完全分不出来。”简单的两句话,让人对这两个家庭人口众多的印象马上清晰起来,父母亲对待孩子不同的态度的交代也让故事顿时显得生动幽默。“两所房子中头一所住的是蒂瓦什夫妇,他们有三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另外一所住的是瓦兰夫妇,他们有一个女孩和三个男孩。”简单的一句交代却为下文两个两个家庭对待收养的不同态度做出了最好的解释。“他的父母每个月到公证人那里去领一百二十法郎。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因为蒂瓦什大婶骂他们无耻,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明眼人都看得出瓦兰夫妇领钱是蒂瓦什大婶怒火的原因,同样是简单的两句话,却把乡下人嫉妒的心理和原因表现得活灵活现。

总的来说,莫泊桑的语言简洁朴实、准确生动。不仅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上与其言简意赅的叙述方式和简洁隽永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而且在对环境景致的描写上也有很强的表现力,从外省到巴黎,莫泊桑用其优美的语言对形形色色的人文自然景致进行了出色的描绘,留下了一幅幅清新多彩的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