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库 > 政治 > 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以恩格斯和列宁为例

时间:2012-10-25 10:22 来源:www.lunwen163.com 作者:163论文网 点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开始就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从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到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哲学理论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深化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看似很远,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新时期,在如何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问题上,自然科学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支点之一。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哲学理论,能够更加详细、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三大发现”
对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西方一些著名的哲学家早就用自然科学来论证哲学理论的正确性,或者用哲学来说明自然科学的理论。只不过,他们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立足于批判、继承以往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从作为基础地位的实践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观察和审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客观、科学地对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共同立场:客观。
早在19世纪30年代末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的进化论体系就已建立。从中世纪哲学到近代以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在世界的起源以及发展问题上,达尔文的进化论以更强的力量冲击着以往的哲学思维。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这种革命很容易导致人们观念上的重大转变。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虽然在物理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当最终深入到宇宙的动力时,牛顿认为上帝是最终的动因。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在牛顿这里的融合反映出,人类在自然观上具有混杂的倾向,人类在面向自然时产生的认识上的困惑,进而影响到哲学上的变革。伴随着自然领域中科学研究的不断进行,人们越来越发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为唯物主义自然观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这方面有力的说明。
万事万物是联系和发展的,这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被冠以唯心主义的联系。1838年德国施莱登教授提出的细胞学说验证了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体现出生物遵循一定的共同规律,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说明,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存在着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原理。这种原理在形而上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不合情理的。
二、恩格斯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总结哲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时提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系的论述在《反杜林论》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杜林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杜林主张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成是纯粹思维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思维和意识所具有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意识一旦产生,就有相对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东西。思维、意识来源于实践,它们也必须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果离开实践,它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东西。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论证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在世界的统一问题上,杜林提出“世界统一于存在”。按照杜林的说法,“精神”、“上帝”都是“存在”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只有这个科学命题,才真正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世界上的现象无论多么千差万别,都是根源于物质的统一性,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列宁的物质概念与物理学革命
随着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唯物主义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物理学革命对唯物主义造成了强烈冲击。列宁在反思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对物质进行了经典的界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牛顿物理学在当时已经达到了顶峰,被认为可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可是,人们发现有些问题似乎牛顿物理学也难以解释,如迈克尔孙一莫雷实验的“零结果”。迈克尔孙和莫雷实验的失败,意味着有人已经开始怀疑经典物理学的适用范围了。但更多的人还是沉浸在对经典物理学的认识上。所以,当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出现时,质疑的呼声就更加疯狂了。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已经认识到洛伦兹收缩和“地方时”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数学上的技巧,也不是物理上的幻觉,而正是触及到了人们的空间和时间概念。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不仅仅是一场物理学革命,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革命。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等物理现象的认识,打破了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思维限制,对于扩展人类认识以及不断推动哲学向纵深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量子理论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人类认识的理论。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发表《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沦》—文,这一天被视为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量子理论与通常的认识也存在巨大反差。
四、结语
通过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可以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成果,提供一条良好的途径。将之与中世纪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史相比较,更能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特征,从而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3.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作者简介:毕秀芹(1980- ),硕士,宝鸡文理学院思政部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讯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思政部,邮编:721016.电话:13759754935。